“主公,引軍入駐此水寨如何?。”太史慈通過了解到的消息分析情況,對著吳明詢問。
吳明的目光環伺:“兩千六百餘人是否能守住此寨?。”
“鄭氏席卷九江、廬江兩郡,此時兵鋒正盛。倒不如避其鋒芒,實分兵之策”太史慈說著:“主公率領弓箭手五百、盾兵五百,長槍兵六百以及三百虎賁入駐水寨。屬下率領一千弓箭手和錦帆,乘船在湖中遊戈,如此一來互為犄角想要固守並不難。待敵兵銳氣盡去,可直接猛攻。”
“主公!”就在商討的時候,魯肅急衝衝走來,對著吳明躬身行禮。
吳明詢問:“軍師此來可是因為鄭氏來襲?。”
“剛才太史慈將軍所言在理,主公可酌情采納,隻是有一點不妥,三百虎賁還請等待幾日在動用。”魯肅相勸。
吳明不解:“為何?。”
“其一、鄭氏兵鋒正盛,騎兵就算進入水寨也無法立即投入戰場。其二、輕甲還缺少五十餘套。其三、通過河堤奔襲,兩者相距並不遠,提前一個時辰相告即可。”魯肅把這些理由全部擺出來。
河堤就如同一條‘高速路’,周泰率領三百虎賁,完全可以居中馳援。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他們可以在千機樓中廝殺積累經驗。
“屬下會盡量在不影響伏虎村日常運轉的情況下,多修高樓箭塔,謹防敵兵通過巢湖偷襲。”魯肅提議。
吳明大喜:“五天後三百套輕甲可以全部完成?。”
“最遲不超過六天,假若鄭氏來襲之兵沒有精銳,在恰當時機三百虎賁足以一錘定音。”魯肅想到虎賁軍全部穿上輕甲的場景,心裏浮現出少許期待。
吳明的目光看向竹簡:“錦衣衛密切打探敵軍動向。”
“諾!”趙三娃回複。
“太史慈。”
“在。”
“調集村中船隻,率領一千弓箭手以及錦帆北上。”
“諾。”
太史慈領命,一道道軍令下達,十個百人方陣齊齊出動。
看著離去的背影,吳明環伺四周:“其餘人等,隨吾入駐水寨等候敵人來襲。至於村中諸多事物,就有勞軍師了。此戰若勝,我等將會擁有一片廣袤的後方,若敗萬事皆休。”
“主公放心即可。”魯肅回複。
雖說這次出動的兵馬,就算加上錦帆也隻有兩千七百人,但這些人都是從水賊中精挑細選的。在同等數量的精銳麵前,也有一戰之力。更何況還占據地利,沒有被其輕易擊敗的道理。
“等輕甲齊備,軍師在讓周盾把他們從千機樓中喊出來。”吳明叮囑。
魯肅回複:“諾。”
“出征!”一道道軍令下達,槍兵、盾兵、弓箭手齊齊出動往河堤方向狂奔。隨後順著河堤湧入北方,不遠處的水寨。
魯肅看著他們的背影,也往村中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