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欽反倒皺眉:“私兵過多,就不怕以後出問題。”
“我等也問過,隻是主公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很堅決。兩位軍師商討,把私兵規模限製在三百。據說這和一些大事有關,具體是什麼現在還不便多言。”周泰撓了撓頭:“主公私下說過,得到的賞賜別亂用,多養私兵以後用的上。”
“我等不僅要身前富貴,更要為家族留下足以延續千年的基業。”周泰的語氣有點複雜,家族兩個字無疑觸動很多人的心。
雖然表麵上都說些很酸的話,比如說看不起世家豪族。可一旦他們放下身段,無數人都會往他們家奔跑,以成為其門下客為榮。
“家族根基?”蔣欽基本上弄清楚吳明給的許諾,如果能立功,隻要吳氏還在。那麼就保證,我等會成為開創家族基業之人。
這種誘惑,無疑是最大的。
朝廷說不要世家豪族建立私兵,就不會建立了嗎?稍微強大一點的家族,誰不畜養點死士。隻不過一個在明,一個在暗而已。
“給句痛快話,到底來不來?。”周泰詢問。
蔣欽狠狠喝了一碗酒:“你當是入夥,想來就能來?而且你又怎麼保證,吳氏公子說的話是真的?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可以善終。”
“光武帝爺麾下大將,不都善終了?。”周泰回複。
蔣欽啞然,這有可比的地方?看看光武帝麾下大將的出身,他們能不善終?。隻是有些話不便多言,說多了反而不好:“來人。”
“在。”
“召眾頭目前往大堂議事。”
“諾。”
屋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周泰心中知道,此事成了。人生在世求的是什麼?功名利祿和家族興旺比起來,不值一提。
現在還清晰記得,當初主公說出那番話的時候,給兩位軍師、甘寧、太史慈以及自己多大的震撼。世界廣袤非九州一地,華夏衣冠當蔓延大九州。
那麼家族私兵,就是最好的利器。
既攻此地當永鎮其疆域,施恩德,養士人,重儒學。行教化,練甲兵。隻要心中不忘根本,不忘自家來至於何方即可。
這些計劃太宏大,大到讓所有人都忘了中原、洛陽以及黃巾殘部和異族。所以劉曄上書陳刺史,要丹陽而非人口更多的豫章。
畢竟丹陽人口雖然沒有豫章多,但它能直接出海,也有更加完善的樓船製造工藝。收大九州資源,如何不能擁有另一番景象。
也許這就是格局。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局限在九州的時候,真正的天下以展現在主公的麵前。他可以布下棋子,從更加遙遠的地方席卷而至。
“我便在這裏恭候兄長佳音,想必不會做食言而肥之事。”周泰對著蔣欽的背影說著,有些話還是等名分定下來在說亦不遲。
蔣欽沒有停下腳步,隻是豪爽一笑:“你等著便是,吾豈是輸不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