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吳明對著幾名老人說著。
一老者老淚縱橫:“許氏殘暴,劫掠我等財帛放火燒毀房屋不說,還掠走了我等的孫女。此賊若不剿滅,丹陽難安。”
“老丈且把心放下,吾以派遣麾下三千精銳沿途追殺,必設法營救爾等妻女。”吳明對著老者們寬慰,可話裏的意思,顯然是麵向所有百姓。
女人和錢財一樣,成為被劫掠的目標,心裏唏噓不已。也不知道現實世界中的女人,在她們各自的專屬世界遇見這種事情是如何做的。
“凡無家可歸之人可前往秣陵,本太守會在秣陵為爾等提供一棟房屋免費居住三年。”吳明對著眾人說著。
老者們都愣了下,想不到問題還沒有問出來,他就以說出解決的辦法:“吾等有不少人房屋被焚毀,錢帛、糧食亦被劫掠一空,僅有房屋居住恐怕難以活下去。”
“而且宛陵到秣陵路途不便,實在是難以前往。”一老者的語氣中充滿了擔憂的情緒。
吳明一笑:“願意去秣陵的就去,不願意去的就不去,本太守絕不強求。至於錢帛和糧食,吾許諾到秣陵隻要不懶惰就能擁有工作和工錢,若還是餓肚子,那也怪不得他人。”
“這?……”不少老者遲疑。
看來這位太守,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本以為他年輕,可以看在百姓淒苦的份上討要點好處。想不到一轉眼,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錦衣衛何在。”
“在!。”
眾錦衣衛上前一步。
吳明吩咐。
“清點城中人口和損失,報於太守府。”
“諾。”
錦衣衛出動,快速往城樓下走去。他們穿梭在宛陵的大街小巷,執行命令。有些事情,不是上麵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它需要方方麵麵的努力。
比如說如何安置宛陵蒙受損失的百姓,太守府出麵買單看起來不錯,但難免會得寸進尺形成固有思維。
一座城也許可以負擔。
假若兩座、三座,甚至更多?。
這個時候就需要另一股來至於民間的力量,也是吳氏商會成立的最根本目的之一。由他們出麵,可以帶來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麵。
“大軍入城,接管宛陵。”
“諾。”
眾將士回複,太史慈走下城樓。一隊隊士兵呼嘯,在各級將領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往大街小巷湧去。萬餘軍隊不少,可宛陵更大。
能做出放棄的決定,間接讓太守府多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隻是凡事有利有弊,大興土木即是破財也是複蘇經濟的手段。一隻信鴿展翅高飛,往巢湖方向疾馳。
此刻屬於伏虎村真正的考驗,以悄然降臨。軍事征服隻是前提,如何恢複秩序讓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根本。而這些就需要來至於各方麵的支持,以及如何應對各方麵的挑戰。
吳明雙手扶著欄杆,當許氏大敗放棄宛陵的那一刻,自己就以成為真正的丹陽太守。隻是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需要好好打理才能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