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神童陸遜(2 / 2)

“隻是自從黃巾肆虐,天下以有動亂的跡象。江南想要幸免於難,隻能求己。不知陸氏,對此又有什麼看法?。”顧雍詢問。

陸遜想要插言,但看到不善的目光,隻能把話咽了下去。

“家父隻想尊奉陛下旨意,替朝廷鎮守廬江,至於其他的事情不敢多想。反倒讓我帶著遜兒返回吳郡,看來以有所決斷。”陸績回複。

顧雍輕歎:“若是如此,我也不便多言。”擺明陸氏不想過早摻和,隻想過好現在的日子:“你觀丹陽太守這段時間所作所為如何?。”

“沒有去過巢湖,但聽世兄所言,吳太守頗有手段。而且舍棄宛陵,把郡府改成秣陵小城,並更名建業。看來其誌向和眼光,隻怕不小。”

陸績根據這段時間的經曆和了解到的情況說著:“其麾下兵馬數萬,和山越聯軍倒有一戰之力。隻是他吳氏的身份,讓人有些隱憂。”

“可是顧及吳郡吳氏?。”顧雍詢問。

陸績點頭:“吳氏也是世家豪族,若吳太守掃平江南亂局,又如何有我等立足之地。而且此戰凶險,倒不如緩一緩來的妥當。”

“縱觀吳太守崛起,可有吳郡吳氏的身影?。”顧雍詢問,直接給出斷言:“別人不知,難道廬江太守之子也不知?。”

“吳太守斷然不是吳郡吳氏可以擺步之人,觀其行政之策。安撫百姓,鼓勵商賈,修甲兵降水賊方有如今之勢。吾斷定,他縱然不能重塑乾坤,也能固守江南。”顧雍說著。

陸績遲疑:“世兄打算投奔吳太守?。”

“此事宜早不宜遲,若信得過為兄,可居住在丹陽。寫信前往吳郡,把了解到的消息告知家中。”顧雍提議。

陸績思索:“世兄所言在理,我等隻是打探消息之人,具體如何還需要家裏人做決斷。”說完看向陸遜:“你是願意在建業,還是先去吳郡。”

“自然和叔父、姑父在一起。”陸遜毫不猶豫說著。

吳郡有什麼好玩的?哪裏有建業這麼熱鬧。隻是剛剛兩位長輩,好像對吳太守有不同的態度。伸手撓了撓頭,不敢多說,隻是乖乖跟在後麵。

“咕咕咕……”一隻隻信鴿展翅高飛,江南隨著征南將軍、丹陽太守行文,以刮起一陣颶風。隻是江南偏遠,尚不能引起天下注意而已。

眾江南世家豪族在丹陽的人手,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消息。連帶錦衣衛發現,連巢湖中都多了不少陌生人的身影。

伏虎村長府和丹陽太守府,兩處都沒有阻攔。反而打開方便之門,讓他們自由穿行。不管南下平叛,還是割據一方,總少不了他們的幫助。

適當顯示出實力,會讓事情順利不少。

與此同時丹陽郡內的小型世家豪族紛紛收拾行李,往建業城快速彙聚。他們的力量不足以左右政令,但卻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也是吳明以公文形式,行文江南諸多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