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橫轉頭見到龍女。
龍女微微皺眉,道:“你武功遇到瓶頸了麼?”
易橫點頭道:“所以我才需要九陽真經,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去藏經閣可好?”
龍女道:“自無不可。”
兩人找到一真,要到藏經閣看看佛經,希望無色禪師能給個方便。
一真道:“師父受罰去了,這事一真能做主。”
藏經閣在寺廟後院,如果沒有僧人帶領,香客是到不聊。一真身為無色的弟子,寺中地位很高,一路遇見的僧人都和他打招呼,三人暢行無阻。
藏經閣是一幢三層的八角木結構樓,莊嚴、正大,外表黑紅色的木漆與白雪交相輝映,非常好看。
推開將近三米高的木門,撲麵而來的是書香氣,入眼的是一排排高大的書架。
一真道:“自少林建立,這座藏經閣便在了,收藏了少林近千年來的佛經,眾祖師的手劄,就連達摩祖師的手書都留存,不過安置在頂樓。兩位檀越切記,不可擅自上二樓。”
易橫點頭道:“你會竺國語言麼?”
一真搖頭,道:“僧雖然不懂,但這裏恰好有一位師叔,精研梵文。”
易橫伸手入懷,其實從指環空間取出白象玉印,遞給一真。
白象玉印非常精美,價值連城,一真眼睛一亮,唯有龍女平平淡淡,真正做到視若無睹。
一真認真看了一遍,道:“果然是梵文,僧這就找覺遠師叔翻譯。一樓的佛經兩位盡管看。”罷,他就上了二樓。
易橫喃喃道:“覺遠?”
覺遠此人,是大名鼎鼎的張三豐真饒師父,修成“九陽真經”,在臨死之際,將真經道出,分別給張真人、郭襄和無色聽到,成為後來的武當九陽功、峨眉九陽功和少林九陽功的基礎。他一生浸淫在佛經之中,不通世事,以至於武功和佛經都分不清。
這是書中給易橫的印象,至於真實是怎樣,就要見過再。
易橫和龍女查找楞嚴經,按照名錄一個書架一個書架地找。
書架又多又高,直到一真帶著一個三十來歲的覺遠下來,他們也沒有找到。
覺遠麵如冠玉,眼神溫和、身子高瘦,幹淨的黃色僧袍穿在身上,給人以儒雅、隨和、寧靜、從容的美福
易橫心道:“好相貌,好氣質。”
覺遠恐怕是這個世上他見過的最儒雅斯文的人了。
一真道:“這位是僧的師叔,法號覺遠。”他又給覺遠介紹易橫和龍女。
易橫抱拳道:“見過覺遠大師。”
覺遠道:“當不起大師稱號,易檀越喊我覺遠和尚就好。”他從袖口抽出一張黃紙,上麵寫了幾個字。
字體端正、雍容,線條圓潤,沒有絲毫棱角。
覺遠忽然麵露喜色,道:“白象印上麵的文字貧僧已翻譯出了,易檀越請看,此印乃是了不得的寶物。”
易橫接過,紙上寫著“那爛陀寺寶印”這六字,他不由露出驚訝之色。
覺遠道:“看來易檀越是知道那爛陀寺的。”
易橫點頭道:“竺國著名佛寺,唐朝玄奘法師取經之地。”
覺遠道:“它還是佛教聖地,世上諸多佛派的源泉,在佛教中地位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