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算命(1 / 3)

繁茂的桃林中,一個年輕男子正騎在一顆繁茂的桃樹上,嘴上叼著個隻大毛桃,兩支手不停的將樹上的桃摘下放進樹下快裝滿桃子的竹框。樹的另一邊,一個年輕的女子站在木梯上,挽著簡單的發髻,鼻尖上掛著晶瑩的汗珠,一手扶著桃樹一手輕輕地將桃子摘下來,遞給樹下給她扶著梯子的老婆婆。老婆婆接過桃子放進另一個竹框之中,不時提醒著梯子上的女子當心。

男子一下子從樹上跳下,看看自己放桃的竹框,又看看另一邊的竹框,詫異道“怎麼奶奶和草兒摘的桃都這麼大啊?比我摘的大多了,你們不會是你們專挑大的摘的吧!”

“你怎麼還像個猴子一樣在樹上跳來跳去的,都已經是成了親的人,還像個小孩子一樣,也不知道心疼自己媳婦,就知道胡鬧。”老人家教訓年輕人道。

“奶奶,你別理他,他就是這樣,沒個定性,不過他對我挺好的,您也別老說他了,他以後會好的。”女子笑吟吟的對老婆婆說,話裏明顯向的自己男人,臉上有些羞澀的紅暈。

老人嗬嗬一笑打趣兒道:“就知道維護你家男人!”又轉頭跟男子說道。“你小子真是有福氣啊,取了這好的媳婦兒,你啊應該收收心,總這樣心浮氣躁,為人做事這麼輕浮,難有好的結果。就像收獲這桃子,要誠心,感謝上倉的恩賜,眷顧,心誠,這樣才能有好的收成。哪能像你打打鬧鬧的,沒個幹活的樣子。”

“我哪有!我有賣力幹活的,隻是奶奶你為了這麼片桃林,都不願意和我們到鎮上住,我和爹娘都不放心您一個人住在村子裏啊。”男子嘟著嘴說道。

“是啊,奶奶,你和我們一起回鎮子上住吧,你要是什麼時候想這片桃林了,我和小才子便一起陪你回來看看。”年輕婦人關切的勸到。

“你們有這份孝心就行了,我現在身體硬朗著呢,村裏的人也都照看著,沒事的,如今太平了幾年也必要躲進山裏,你們啊在鎮子上好好過,啥時候想起我了呢,就回來看看。以前為了躲避戰亂我逃進山裏,這片桃樹林啊,是我和你爺爺年輕的時候兒躲山上一起種的,這片桃林就是我們的活計,現在老頭子是去了,可我不能把他一個人留在這,我總覺得他就坐在這樹下乘涼。”老人家回憶著往日,上揚的眼角的皺紋更深了,渾濁的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彩。

年輕男子欲言又止,老婆婆又接著說:“你們小兩口老惦記著我這老太婆子幹什麼,我們成親都一年多了還沒讓我抱上大重孫子,九兒啊,可不是奶奶說你,你們可得抓緊啊!”

聽到這話,婦人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子,嬌嗔的將老人拉到了一邊在耳邊輕聲說了什麼,老人頓時欣喜萬分,拉著婦人的手詢問著。

“你這傻丫頭,這麼大的事你咋不早說啊,這傻小子還不知道?”

“我也不是太確定嘛,我想先去瞧瞧確定了再告訴他,弄錯了可怎麼好!”婦人紅著臉低頭嬌羞的說道。

“這粗心的小子,自己老婆都不清楚!還讓你下地幹活!”撇了眼自己孫子沒好氣的說道。然後眼睛笑地眯成了臉上的兩道褶子,對著她稱九兒的婦人說到:“你啊,回去好好養著啊。這晚秋的桃子也沒剩幾個了,等過幾天我把桃園這陣忙完,就過去照顧你去。”

“你願意回鎮子上和我們住了啊,太好了,你回鎮上我和小才子照顧你才對呢,那能讓您照顧啊!”

女子高興地說道。

“都讓這小子一人照顧,他照顧,他應該的!不能宜了這小子!”老婆婆笑的合不攏嘴。她看了看天色旋即又說道:“這天色也不早了,你們現在差不多該回鎮上了,走晚了趕夜路就不好了,這深秋晚上露水重。過幾天我把這兒收拾完就找你們去。”

“那奶奶,我們說好了,過幾天你可定要來啊!拉鉤!”說完便將小拇指伸出來笑嘻嘻道。

“你這丫頭,一定來!”老婆婆將小拇指鉤在一起後說道。

奶奶將手上的包袱和一個酒罐子正要交給九兒的時候,又想到了什麼,旋即又將包袱和罐子丟給了他孫子。然後定定道:“好好照顧你媳婦兒,她要是有個好歹,饒不了你!”

小兩口辭過了老婆婆便往鎮上的方向走去,老婆婆看著他們離去的身影漸漸地消失在遠處,悠悠的歎道:“取到這個媳婦兒,是你小子的福氣。”

這個有福氣的小子名叫李有才,現在他和自己媳婦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媳婦名叫林初九,小名叫九兒,她父親是在山上采藥的藥農,戰亂年代人們都往山裏躲,山裏人不識幾個大字,她爹就以出生的日子取名,簡單又好記,所以她和她的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也都是這麼取的。相比之下“李有才”這個名字就沒那麼隨便了,可是李有才他爹花了兩個雞蛋找一個算命先生給取的,算命的說他日後必有大才,“才”與“財”又同音,這財運定也是少不了,便有了這個名字,還給他取個“小才子”的小名,不過現在看來這個小才子和這兩個“才”都沒多大關係了。

幼時的李有才是和爹娘爺爺奶奶生活在山中的村子裏,打仗裏就往大山裏一鑽,後來國家慢慢安定,他二叔公的兒子在哪個衙門作賬房先生,聽說過的很不錯,便接他鎮裏買餅的爹去享清福,這鎮上的房子和作餅的手藝便交給了李有才他爹,爺爺奶奶卻不想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便留了下來,可前幾年爺爺去世了,隻剩下奶奶一個人在老家孤零零一個人在老家生活,老奶奶放不下去世的爺爺,一直不願意去鎮上和他們一起住,於是才有了兩人勸老人的一幕。搬到鎮子上後,這小才子走關係還在鎮子上了幾年的私塾,可就知道調皮搗蛋,不是上樹掏鳥蛋就是下河抓蝦,天天個同學打打鬧鬧,有一次把墨水灑在先生的凳子上,讓先生坐了個大花屁股,差點把他給趕了出來。

這九兒本也不是這鎮子上的,九兒他爹是在大山裏靠采草藥為生的藥農,家裏老人一心想要個大孫子,可接連生了三個女兒,於是也是找了個算命的,算命的說他住的深山裏陰氣太重,缺少陽剛之氣,所以要搬到人多陽剛之氣重的地方。於是他爹便用盡一切辦法搬出山裏,恰巧與李有才搬到了同一個鎮。九兒搬來的第一天小有才就看到小九兒,小小的人兒,背著兩個大大的包袱跟著父母一崴一崴地走著,明亮的大眼睛,不時伸出舌頭潤一潤薄薄的小嘴唇,大她兩歲的小有才就這樣盯著她,在小有才眼中,這個小人是如此的特別。九兒感覺到有人盯著她看,也停下腳步打量著他,然後微微一笑,小有才也衝她一傻笑,一崴一崴朝九兒跑去,笑嗬嗬幫他拿過包袱到他們家,小孩之間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就這樣小有才和九兒他們一家都認識了,所以他們兩是從小就認識,是青梅竹馬。

那兩個小小的人兒如今竟已經是夫妻了,它們的親事也如他們的相遇,如此的平淡而自然,那年李有才十七歲,九兒十五歲,紅紅的剪紙,紅紅的蠟燭,紅紅的蓋頭,還有兩張紅紅的臉,新郎官俊俏的臉上帶著醉紅,輕笑的嘴角有絲興奮也有孩子般的稚嫩,掀開紅紅的蓋頭,新娘子紅暈的臉上帶著幾分嬌羞,幾分膽怯,還有難掩地喜悅。紅燭之下,笑語對望的兩人,如當年那兩個小小的人兒一般,單純而美好。

他們所在的小鎮名叫仙緣鎮,是個偏靜的小鎮,離桃林不算遠,近年梁朝強盛少有兵戈,小鎮地處偏靜,附近也沒有什麼要衝,所以影響比較小,雖不繁華到也熱鬧。

兩人打打鬧鬧的走到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鎮子並不大,不過這方圓幾十裏隻有這小鎮上有集市,因此每天到鎮子上趕集的人到是不少。他們兩人回到鎮上已是半下午了,集市上的人已稀少了許多,兩人饒有興致的在集市上四處逛著。

逛到一處賣木製手鏈的攤販,九兒拿起一條看了起來。木雕的四朵花瓣的桃花,由一根紅繩穿成一竄,作工不算精細,卻也別致。攤主是位老伯,看到有人看,卻是沒有對著在看東西地九兒,而是偏過頭對著李有才說道:“三紋錢一條,小夥子給你家小媳婦買個吧,這是桃木雕的桃花,不僅能驅邪保平安,還能招財納寶,帶來好運,保準你們很快就能抱上個大胖小子!”

“喲,大伯可真是能說會道,都說到心坎去了,不過你這兩紋錢的木頭手鏈還有這麼多的功能呢?就串木鏈子還要三紋錢!這桃木到處都是,我撿幾根回家自己穿穿得了。”

“小兄弟,說笑了吧,這雕花的手藝可不是人人都會啊,這桃木啊又叫“仙木”“降龍木”“鬼怵木”,有驅邪辟凶之用啊。桃木質密細膩,木體清香,最是適合女子戴了。”這話這回是對著九兒說的,倒是看出了管錢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