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包括京畿在內,總共三十八州。
臨江州位置在南,地界與南荒接壤,屬於窮山惡水,也最是出妖魔鬼怪。
這人有兩命,活著的時候稱陽,死後稱陰。
陽壽盡時,便是陰壽開始。
陽人活在陽界,陰人活在陰司,雙方涇渭分明。但是偶爾也有強大陰人,不入陰司,而滯留在陽間。
這樣的陰人就被稱作鬼物,一般情況下,都會由當地的城隍派人捉拿,拘押回去陰司。
如果城隍實在吃不下對方,可上報閻君,派遣陰司大將黑白無常,牛頭馬麵前來捉拿。
這陽人有皇帝管,陰人有閻君管,這是亙古以來的道理。
但是在臨江州地界,有一座縣城叫下成縣,這座縣城位置已經深入南荒,屬於邊陲縣城,當地魚龍混雜,齊人與蠻夷雜處。
這位許前便是縣城人士。而不久之前,這座縣城卻被漫陰氣籠罩,而縣城內的人再也沒有出來過,外人當然也不敢進去。
許前在這之前在外遊曆,所以逃過一劫。
“可憐我一家三十二口人,全被那鬼物吞噬幹淨。我知道張公子您能通鬼神,神通廣大。煩請張公子為我報仇。”
到這裏,許前噗通一聲跪下,聲淚俱下道。
八尺高的漢子,又擁有地境修為。這輩子必然也有一番精彩,而此時此刻卻哭的仿佛是孩子一般,足見他已經接近崩潰了。
“陰氣好辨認,但是陰氣並不代表有鬼。有些妖怪,也是可以駕馭陰氣,吞噬百姓。你怎就如此肯定,那陰氣中的是鬼物?”
張寧卻是處變不驚,問道。
這大齊國幅員遼闊,本就有一些妖怪之事發生。現在子幼衝,太後無權,大宦官擅斷朝政,殺戮忠良。
大齊隱約有不穩之相,先賢曾言,“國之將亡,必出妖孽。”
再則,張寧雖然年紀輕輕,但卻也見多識廣,對於此類事情卻也不會太過動容。
“不瞞公子。有一夜我想起縣城內的家眷,夜不能寐。就悄悄想要潛入縣城,卻見陰兵過境,卻原來是臨江城隍率領大軍前往剿滅鬼物。但是臨江城隍吃了敗仗,回去陰司的時候見到了我,便指點我前來找您。”
許前又磕了一個響頭,回答道。
張寧這麼一聽,便明白了前因後果。他與那臨江城隍並無交情,準確的在陰司地界,他隻與京畿城隍,也就是崔王有交情。
臨江城隍能知道他,肯定是崔王指點。
此事張寧本不想管,雖然那鬼物吞噬一城百姓,確實是人神共憤。
這下事多了,如果一一管過來,豈不是要累死?
再則,鬼物之事,自然有陰司來管,他一個陽人,何必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不過這件事情涉及到崔王,那就不同了。如果真的是崔王指點臨江城隍來找他,這件事情便要管。
張家與崔王的交情可是不同。
沉吟了片刻後,張寧對許前道:“這附近有座客棧,叫海內客棧。你去那住三,三後等我消息。”
“是。”許前一聽頓時心生希望,猶豫了一下,他又給張寧磕頭,一臉決然道:“若張公子能幫助鏟除鬼物,我必有厚報。”
張寧卻笑道:“這下人想讓我張寧出手可難,我若想管便會管,我若不想管,便是閻君來請我,我也不會管。三後我如果管了,便不圖你報答。如果我不管,那此事就不必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