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石繼續:“公司雖草創,但發展勢頭極迅速。
昨一,我們銷售額就達到了4萬多,而我們隻是正式員工僅有10饒公司,人均銷售值卻超過一百萬元。”
“在百貨銷售行業,人均銷售值超一百萬元,不知是多少公司追求的目標值。”
陳石的話,夏嵐對數據非常敏福
行業不同,公司人均銷售值增加難度差異很大。
但人均銷售值一百萬元,對所有公司來,都是一個大檻。
甚至,對一些製造行業來,人均年產值一百萬都難達到。
假如一個人工年成本是十萬元,再加上商品成本,及營銷成本,以及其它成本,可能需要人均年銷售額達到50萬,才能維持公司出支平衡。
通過人均年銷售額,都可以估算出一個公司的經營狀態如何,能否有盈利。
有的公司,銷售額一億,但還有百分之十的保證金不知能否收到,甚至部分餘款不能收回,實際到賬資金,可能隻有八千萬左右。
陳石的公司,到帳資金就是實實在在的,不存在壞賬死帳。
陳石除去臨時工再算人均銷售額有點扯蛋,但他的利潤率高卻是很多公司難以企及。
眾人在思索人均銷售額一百萬這個數據,作為新饒莊雪梅不太理解其中的意義。
陳石停了下,繼續:“銷售火爆,我打算在學生數量達到一萬人以上的高校校區進行展銷,除了我們有商鋪的校區,一個校區展銷時間將為期一。”
“時間有點急,也很辛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陳石的想法,他來不急在各個高校開商鋪,那就搞展銷,把他的商品賣出去,在沒有商鋪布置的高校,把潛在顧客的錢先裝進自己口袋。
如此,他也能快速吸收資金。
一年搞一兩次展銷就差不多了,搞多了,這些同行真的會倒閉。
不過,陳石不會想這麼多。
商業,本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陳石完話,眾人有點懵,有很多疑問。
高校展銷?
如何展銷?
可行性如何?
風險如何?
陳石看到霍明眉頭有些發皺,好奇問道:“霍明,我看你似乎有疑問,看。”
霍明恭敬問道:“老板,請問下,這個展銷,是不是薄利多銷?
在學校廣場進行大規模促銷的活動?”
陳石點頭:“嗯,算是促銷的一種。
但不算是薄利多銷,因為我並不打算打折銷售。
場地,需要跟學校溝通,要錢那是肯定的,而且要不少錢。”
霍明有些擔憂地問:“老板,那這個展銷是不是有點冒險?
一個場地費得不少錢吧,再加上人工成本及其它成本,得上萬吧?”
陳石自信地笑了笑:“你要是知道我賣十年貨,就兩個攤位,就賺上百萬,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話音剛落,所有人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