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時間(1 / 2)

沈括背起手,道:“選好地址,就交給工部,我與陳侍郎之前說過。他說我們地址選好了,會優先給我們建。先簡易的建,其他的慢慢減,爭取三月底能用。”

王之易默默算著時間,道:“這樣一來,就錯過了科舉時間,另外,招生也是個問題。”

今年的恩科雖然推遲了,但就在二月內,算算時間,不過還有十多天的時間。

沈括仔細想了想,道:“我原本的想法,是南北分開,南方入南太學,北方入太學,但這樣太過分明,容易形成對立,被大相公否了。暫且來說,先從各府學選拔一些生員過來,日後慢慢完善錄取條件。今年的科舉是趕不上了,爭取以後的科舉,能有一部分在南太學舉行。”

王之易道:“南太學伊始,諸多繁雜,還得一步步來。”

沈括忽然轉頭看向他,道:“有幾句話,我要再囑咐你一遍。”

王之易一怔,道:“什麼話?”

“國子監以下,不管是太學還是南太學,第一:不赦朝政、不與黨爭,院牆之內,首重學風!”沈括沉色道。

王之易懂了,點頭道:“我明白。”

現在整個大宋都好像卷入了黨爭之中,朝野立場分明,鬥爭是無邊無際。

“第二,嚴肅學規,決不能含糊,擔憂觸犯,嚴厲懲處,絕無例外!”沈括道。

王之易道:“太學不分貴賤,無有高低。”

沈括越發嚴肅,道:“忠君為國,實事為民,傳道受業,薪火相傳。這是我太學之祖訓,不可違背!”

王之易抬起手,道:“下官謹記。”

沈括按下他的手,道:“現今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其他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待這裏動工,我就起身北返。”

王之易不意外,早就討論過沈括回京的時間。

但王之易還是猶豫了下,道:“南大理寺即將開審,你不留下看看嗎?”

以沈括的身份,其實應該留下,陪審,增加審判的公正性,堵住一些人的嘴。

沈括眉頭皺了又鬆,輕歎道:“朝廷應該是希望我留下的,不過,我不能留下,我們國子監以及所屬學政,必須遠離朝廷是非,要從我做起。”

王之易明白了,沈括是要國子監保持中立,不卷入朝廷的黨爭中。

“我們再去見見陳侍郎,談一談具體細節。”沈括沒有多談。

王之易道:“好。”

兩人定下了這個地方,回頭就準備去找陳浖。

此時的陳浖,正在南昌縣四處走動,實際考察官道、河渠等情況。

看著南昌縣幾乎名存實亡的官道,除了灌溉外,幾乎同樣無用的河道,處處荒廢的橋梁,陳浖不斷的搖頭。

他身旁跟著一個工部員外郎,見陳浖搖頭,道:“侍郎,這地方上的人浮於事太過嚴重,這般荒廢,不知道朝廷撥下的那麼多錢糧,到底去了哪裏!?”

陳浖站在一處斷裂的橋頭,看著對麵荒草土丘,道:“荒廢也有荒廢的好處,這處處整頓下來,說不得能多不少良田,能安置一些流民、災民。”

這員外郎苦笑,道:“侍郎您也想的太好了,這荒廢自然沒人管,一旦路修好了,橋鋪好了,河道清淤了,良田出現了,不知道多少人出來爭搶……”

陳浖回頭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