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穀雨這套刀法還真就不是從張三那裏學來的。張三這個人本身武學天賦還不錯,隻是這個懶惰的天性是無論如何沒辦法改變的。你要讓他欣賞別人的武功那完全沒有問題,可是你若讓他親自傳授別人武功那絕對不可能。
所以吳萬年在這一點上還真就冤枉了張三。
這套刀法其實,是啞巴教她的。
啞巴這個人別看平時沉默寡言,行事低調。他把很多事情看在眼中卻因為口不能言而儲存了下來。吳萬年不是第一次在啞巴麵前演示刀法,啞巴在眼中,時間一久,竟摸出了些門道。千麵人原本就是宋武的頭號小弟。對宋武的武學本身就十分熟悉,啞巴師承千麵人,他的武學與吳萬年在刀法這一道上竟有些相似。
再加上啞巴這個人還是有一些鑽研的精神,所以在看過吳萬年的刀法,結合宋武寫下三刀心法之後,在那三年,宋穀雨表示想練刀法的時候,啞巴第一個站出來為她做了指點。
所以宋穀雨學刀法並不是最近一個月,兩個月。也不是心血來潮看一遍就會的,相反她認認真真從基礎練起,足足學了三年。
這三年裏日更不輟,勤學苦練,甚至拿刀的時間遠遠超過揮舞鞭子的時候,隻是在江湖上,依然以銀鞭作為掩護,並沒有讓太多的人知道自己還懂刀法。
如此打了幾個回合之後,吳萬全震驚的發現宋穀雨明明不懂刀,可是打出來的招式卻有板有眼,甚至頗為套路,難道這個人真的天賦異稟,隻是看了幾下,或者是比劃了幾下,就能夠融會貫通?
即便是用刀多年的吳萬全也不敢說自己簡便看過招式之後就能使得好像自己的招式一樣。這不但需要對刀這個兵器有著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極高的武學眼力和廣博的武學知識。在發現宋穀雨竟與自己打成平手的時候,吳萬全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宋穀雨的這刀法究竟承自何方,而是自己是不是真的用盡了全力?
吳萬全不得不拉開距離,留給自己一段空間冷靜一下。剛才宋穀雨所使的招式,他從未見過,可是這感覺又與吳萬年當年使得有一些區別。
吳萬年的刀法宗旨在以下克上,處於劣勢者的狀態往往有一種不顧一切拚死一搏的勁頭,會讓上位者不自覺的收斂招式,泄露底氣,打著打著就把自己拉與對方同樣的階層,然後心防潰敗,招式也不靈敏,最後平局隻能是最好的結果,甚至很可能會失敗。
而宋穀雨則不同,她的刀法含著一種陰狠的氣勢,仿佛要將對戰之人大卸八塊兒,切成一塊兒一塊兒的肉丁。這種陰狠孤僻之感,就成自千麵人一派所修習的功法。因為宋穀雨內功心法傳承自飛花憐霧大法,所以啞巴並沒有傳授他師傅的內功心法,而隻是將招式演化成了刀法,並以此來教宋穀雨。所以,這套刀法在宋穀雨使來,不管是長刀,短刀,還是如王珊珊的鴛鴦雙刀都完全不受限,因為對於千麵人而言,能剝得到皮的就是好刀,所以在招式上並沒有長短刀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