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荀攸登場(1 / 1)

“陛下聖明,臣等敬佩!”

見到劉協已然做出了決斷,群臣雖然還是眾口難調,但隻能隨聲附和。沒有趕盡殺絕,畢竟他們與那些背棄官員也曾有過共事之緣。

“陛下,臣等有本要奏!”

定下了如何解決背漢官員家屬如何解決之後,一位年輕官員從文臣中踏出,白皙的皮膚猶如玉石一般柔潤光潔,烏黑俊秀的眉毛洋溢著一絲淡定的傲氣,如泉水般清澈透明的雙眼透露著如海一般深沉。

“臣荀攸,拜見陛下!”

荀攸,字公達,出身於士族大家潁川荀氏,是曹操的頭等謀士荀彧的族侄,年輕時便以見識高遠、機警過人聞名。將軍何進秉政後,征辟海內名士二十餘人到朝中任職,其中便包括荀攸。荀攸進京後被任命為黃門侍郎,後因刺殺董卓被叛徒出賣,被捕入獄。

可正巧趕上董卓被呂布殺死,才使他僥幸逃脫。荀攸足智多謀、心思縝密,而且深諳帝王心術,對於所設計策從來都是守口如瓶,絕不矜功自伐。荀攸為曹操謀劃一生、建功極多,後在曹操討伐孫權的途中病逝,封為陵樹亭侯,諡號為敬。

在原本的曆史上,荀攸是因董卓死後京城大亂,從而逃出長安。而現在,董卓被劉協所殺,荀攸也被營救出了監獄,更是被奉為了刺賊勇士。董卓謀逆失敗,漢室複興有望,再加上荀氏一族一直對漢室忠心耿耿,荀攸的忠誠度可想而知。

“愛卿請講。”劉協心中激動過後,沒有猶豫,立即點開了荀攸的介紹,

荀攸:字公達,東漢末年頂尖謀士,曹魏五謀臣之一,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

別稱:謀主

種族:人族

境界:凡人

忠誠度:70

“臣等昨日收到族叔荀彧轉交的一封書信,此信乃袁紹寫給袁術的親筆信,信中提到董卓死後,袁紹欲立幽州牧劉虞為帝。

袁紹說陛下不過是庶子上位,不足以登基為帝。甚至製造謠言說陛下並非漢室血脈,乃是董卓從民間找來的一個平民子弟所替代的,真正的劉協早已死在董卓刀下。袁紹已生叛逆之心,陛下不可不防啊!”荀攸一臉憤慨,眼神多了幾分憂心,激動的說道。

荀攸說著,忍著心中的憤慨,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恭敬的對著劉協一遞,小太監立刻將書信呈到劉協麵前。

劉協點點頭,接過了書信,打開一看。

“先前我與韓文節(韓馥)共謀長久之計,要使海內見中興之主。如今長安名義上有幼君,卻不是漢家血脈,而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過他!

當前隻應派兵駐守關津要塞,讓他衰竭而亡。東立聖君,太平之日指日可待,難道還有什麼疑問!況且我袁氏家室遭到屠戮,決不能再北麵事之了。”

這上麵就是書信的全部內容了。

“袁紹,他竟然背叛了漢室!”

“該死,怎麼可能他們袁家世代受漢室恩典,家族更是位列“四世三公”,怎麼可能?”

“袁紹狗賊,狼子野心,我定要將其挫骨揚灰。”

看完書信的內容之後,劉協眉宇逐漸冰冷,一股恐怖駭人的氣勢瞬間肆虐,向著四周擴散。

袁紹出身於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叔父袁隗更是先帝的托孤大臣之一,官居太傅。後因袁氏兄弟起兵反卓,董卓恐其為內應而將其全家殺害。

誰能想到,天下人敬仰的反董忠臣,竟然懷著如此虎狼之心。

“傳令下去,密切監控袁紹和其他諸侯的動向,一有動向立刻向我彙報。同時草擬聖旨,命天下州牧和十八路諸侯入京朝聖,覲見天子。”

“臣等遵旨!”百官躬身應道。

“天下未平,需良臣武將相助,方能複興漢室。如今朕有並州軍十萬,西涼降軍七萬,總計是十七萬大軍,朕當重新劃分這大軍歸屬之權。”劉協威聲說道、

“呂布為大漢蟄伏數年,一舉誅殺長安城中叛逆,乃是平叛有功,朕封你為奮武將軍,統領並州鐵騎十萬,另賜黃金千兩,以示恩賞。”劉協看著呂布,大聲說道。

“臣呂布謝陛下隆恩。”呂布跪在地上,眼底帶著濃烈的感激。

“王允,忠君愛國,寧死不屈,討賊有功,封準懷亭候,食邑二百戶,另賜黃金千兩。命王允府中選一品貌端正女子進宮侍奉皇帝。”劉協大聲說道。

“臣領旨謝恩!”王允恭敬拜倒,臉上帶著動容之色。

“盧植,此番鋤賊有功,朕封你為郎中令,位列九卿,掌管宮殿警衛。”。

“黃宛,忠君愛國,堅貞不二,此番鋤賊有功,朕封你為太仆,位列九卿,掌管宮廷禦馬和國家馬政。”

“臣,謝陛下隆恩!”盧植、黃宛神情激動,齊聲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