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兵臨函穀關(2 / 2)

“皇甫將軍何須憂慮,末將願親率鐵騎以力破城,隻要攻破了城門。我大軍便可長軍直入,一舉擊潰函穀關守軍。”呂布大聲說道,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

“奉先,等此戰結束之後你多向軍師和皇甫將軍討教兵法謀略。”劉協抬起頭,看著呂布說道。

“陛下,為何要讓臣向軍師和皇甫將軍討教兵法謀略呢?”呂布有些意外的說道。

“為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奉先,你雖然有冠絕天下的勇力,但是戰場上行軍靠的不僅隻是一腔碧血,更多的是兵法謀劃,要掌握料敵先機的法門,這樣才能百戰百勝。”

“強攻函穀關,雖然並非不是不可行之計。但是函穀關上有十四萬大軍駐守,更有天險庇護,你要死多少人才能攻上城門,更不必說打開城門了。”劉協沒好氣的看了呂布一樣,嗬斥道。

“陛下息怒,臣明白了。”

呂布轉念一想,聯想到了強攻城池的後果。刀光劍影在側,亂箭之下屍橫遍野,臉上也是出現一陣後怕之色。

如若強攻,十七萬大軍必然會傷亡過半,正中李傕等人的下懷。

“公達,此番局麵你可以良策啊?”劉協帶著考驗意味的看向了荀攸。

“臣能想到的策略,陛下也一定想到了。”荀攸雙眼帶著洞察一切的睿智,不緊不慢的說道。

“軍師大人,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吧。”呂布急不可耐的說道。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番剿滅董卓餘孽之戰,乃是攻心之戰,重點便是在攻心二字上。”荀攸自信的笑道,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

“第一,董卓死後,西涼殘軍便被李傕、郭汜、樊稠、張濟、臧霸五人所瓜分。如若不是因為畏懼朝廷大軍,他們也不會聚集在一起。表明上他們一副兄友弟恭,實際私底下各懷鬼胎,恨不得處之而後快,此為一也。”

“第二,李傕、郭汜等人為了彌補在兵馬人數上不足,便將西涼境內的屯田兵充當守軍。這些人多是獵戶子弟會騎馬射箭,善於在涼州作戰,這是屯田兵的優勢。但是這些新募的兵丁無論這麼操練,短時間心裏能夠放的下他們這些將領嗎?”。

“涼州屯田兵天高皇帝遠,陛下於他們而言太過虛渺,對陛下的忠誠度自然不高。”

“這是他們敢於用屯田兵的原因,但是這些屯田兵也最易被人把握,也最易被別人左右。如若陛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這些人的忠心更偏向於誰,也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