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 / 2)

<

馮熙領著高沛璿進了門,拜過天地。小小的祠堂裏,兩人一起將馮錦送來的那些金銀紙錢點燃。

說是祠堂,其實也隻是馮熙特意騰出來的一間廂房,供奉著他爹娘的靈位。

他打小就記得,每逢別家祭祀,他父親馮朗總是偷偷躲在房裏歎氣。他爺爺是亡國之君,馮家是真正的寄人籬下,在大魏的國土上,哪裏敢祭祖。

馮熙以為自己這一輩子也要像父親那樣遺憾,不能盡孝。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再立馮府,迎回爹娘的遺骨。

“父親,錦兒爭氣,熙兒也沒給馮家丟人。”他輕聲念叨了一句,又牽著高沛璿的手,一齊上了炷香,小心翼翼地轉身鎖上祠堂的門,回去招呼賓客。

馮錦雖也想去觀禮,可畢竟是出嫁的女兒,又是宮中的人,能被準許出門迎親就已是皇恩浩蕩。這會兒隻坐在太和宮裏想象哥哥嫂嫂拜堂的場景,倒也笑得舒心。

拓跋浚瞧出她那點兒心思,幹脆將手邊的事都放了下來,叫禦膳房做了一桌子好菜送到太和宮,與她共進午膳,權當是慶祝她母家大喜。

卿硯忙著清點明日要送去馮府給高沛璿的賀禮,巧馨便幫著將菜擺上了桌,心下爭鬥了許久,還是上前同馮錦道:“娘娘,大喜的日子,不如奴婢去拿些酒來,您與皇上小酌一杯。”

“我大白天的在宮裏飲酒,怕是不成體統吧。”馮錦有些不好意思地笑,又將頭轉向拓跋浚,“皇上是不是午後也還有正事兒?”

沒想到拓跋浚倒欣然點了頭:“喝些也無妨,今兒高興,朕陪錦兒歇一天。”

巧馨見得了應允,鬆了一口氣,連忙低頭稱是,退出去取酒。

她拿了兩壺禦膳房陳釀的美酒,本不醉人,卻因著是給後宮主子們預備的,便丟了幾顆果子進去,酒香之外又清甜適口,總叫人忍不住多吃幾杯。

行至太和宮旁的小巷中,見四下無人,巧馨摩挲著銀壺,終於下定決心一般從袖中掏出一個紙包。

她揭開酒壺,將紙包中的粉末盡數倒入搖勻,又把那紙團作一堆,拿腳往牆根底下碾爛了,長長舒了一口氣,才捧著酒進門。

笑盈盈地行禮,將酒給二人倒上,又瞧著他們各自飲盡一杯。

馮錦也不知自己是高興還是怎的,格外易醉。幾小杯下肚,臉上已有些微熱,怕在旁人麵前酒後失態,便叫巧馨先下去吃飯。

巧馨正樂得聽見這話,掩了眸中的一絲期待,回宮女房去找到卿硯。

“侍中,別忙了,來吃些東西吧。”提了食盒進來,另一隻銀壺也被她擺上桌,斟了一杯酒雙手遞給卿硯。

卿硯接過杯子,狐疑道:“你今兒怎麼這麼高興,那事兒可是想開了?”

巧馨眼中的傷感一閃而過,隨即又抿嘴笑著答:“有什麼想不開的,那日馮大人已將話都說明白了,不過是巧馨一人胡思亂想罷了。今兒是大人的喜日子,侍中陪我喝一杯,就當我是拜別了過去。”

卿硯不再追問,與她碰杯,抬手將酒悉數飲下。巧馨也佯作舉杯含了一口,卻趁卿硯低頭夾菜的工夫偷偷吐在了手中捏著的帕子上。

屋外長空流雲,有日光攀上紅瓦,彙成一灣星火聚在巧馨的眼裏。

她瞧著卿硯歪歪斜斜倒在桌上,叫了幾聲“侍中”無人應答,滿意地站起身,提了裙擺來到馮錦和拓跋浚用膳的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