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大亂(1 / 2)

中平六年四月,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擁立外甥劉辯為帝。何進內授袁紹為司隸校尉、司徒王允為河南尹管理洛陽治安,外召武猛都尉丁原、並州牧董卓帶兵進京,為誅殺十常侍做準備。

天下無透風的牆,得知消息的十常侍不甘心引頸受戮,決定先下手為強。

八月二十五日,何進進宮奏請何太後請求誅殺中常侍的途中被十常侍所殺。

得知何進被殺的消息,袁紹關上北宮門捉拿宦官,無論老少一律處死。

十常侍張讓、段珪帶漢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步行出逃至黃河岸邊被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追上。閔貢破口大罵張讓、段珪:“今不速死,吾將殺汝!”

張讓、段珪叩頭向劉辯辭別:“臣等死,陛下自己保重!”隨後投河而死。

並州牧董卓率先找到驚魂未定的少帝劉辯,並率兵入洛陽,袁紹、袁術、曹操等逃離。

同年九月,董卓廢少帝,立九歲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

董卓一手把持朝政,一手控製兵權,倆手一起抓,兩手還都硬。又收呂布這個二五仔做了義子,一時風頭無兩,睥睨天下。

初平元年春正月(公元190年)東郡太守喬瑁自稱有洛陽城三公信件,號召天下英雄伐董卓。鑒於董卓的殘暴與聲名狼藉,喬瑁一呼百應,天下群雄紛紛加入討伐董卓的聯軍中來。

自此朝廷失去對各地豪強、軍閥的控製,真正的亂世就此開啟。

事實上,原本討伐董卓的諸侯隻有十四路。分別是:渤海太守袁紹、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上黨太守張楊、驍騎校尉曹操以及長沙太守孫堅。

公孫瓚時任奮威將軍,正在對抗北部邊境上的鮮卑與烏桓人。忙得腳打後腦勺、那叫一個昏天黑地,根本無暇分身,曆史上的劉關張三英戰盧布也是杜撰的橋段。

…………

蝴蝶閃動翅膀,劉備的穿越帶來些許改變。

當消息傳到幽州,公孫瓚這才明白劉備所說的將要發生的大事原來如此。

攘外必先安內。

和對烏桓複仇相比,討伐董卓尤為重要。怪不得劉備阻止對烏桓大打出手,原來在這裏等著我呢。

於是第十五路奮威將軍公孫瓚率嚴綱、田楷並三千白馬義從加入聯軍。

劉備不顧簡雍叫苦不已,把平原國一切事務一股腦甩給簡雍,帶著關羽、張飛、趙雲、郭嘉還有倆千騎兵並入公孫瓚部隊。

袁術、孫堅在荊州南陽郡;袁紹、王匡在司隸河內郡;孔伷在豫州潁川郡;韓馥在冀州魏郡鄴城負責輸送軍糧;其餘的諸侯屯兵在兗州陳留郡酸棗縣內,其中便有劉備迫切想要一見的曹操。

幽州路途遙遠,公孫瓚一幹人到達酸棗時,一力主戰的曹操在沒有助力的情況下孤軍奮戰,汜水關(虎牢關)前被華雄打了個落花流水。

酸棗諸侯剛和新到的公孫瓚的諸侯們剛寒暄完,曹操大敗而歸。

吃了敗仗的曹操拉下臉麵,暴跳如雷,當著一幹諸侯破口大罵:“爾等整日隻知道吃吃喝喝,一說起進攻便畏手畏腳,我這就整備人馬,再和那華雄決一死戰,若不勝請各位早早散去,也免得遭人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