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釣九十而半百(1 / 3)

要知道,這可是關外的第一座專業足球場,其轟動效應,直追“眾望所歸”的“荷花大球場”。甚至有很多人業內人士直言:曾輝煌無比,近年來才逐漸陷入低穀的關外足球,終於迎來了再度崛起的重要節點。

曾經的那支無敵之師,前無古人也或者是後無來者的十連冠王者,為何從雲端直墜深淵?是塞外的足球人才少了嗎?

說到底,終歸還是經濟實力決定格局,決定眼光,甚至……決定命運。

塞外足球的“死”,最大的主因不過就是一個字,“窮”!曾幾何時,俱樂部年年都嚷嚷著“要換個活法”,可之後呢?依然是“賣賣賣”的老路。

有實力的球員、有潛力的新星,賣了個一幹二淨。血流幹了,球隊的成績自然就降下來了。在殘酷的職業賽場,不進則退。這樣的“活法”,不死才怪。

但塞外省,依舊是華夏體育最大的人才儲備庫,在足球方麵,更是以人才輩出而聞名。事實上,就算是塞外俱樂部已經落到瀕於解散的地步,但在聯賽中的其他球隊中,依然有諸多的塞外籍球員活躍在賽場上,更有其中的佼佼者,在幾大豪門俱樂部中,也是中堅力量。

所以,當j市鮮知俱樂部成立之際,有相當多的足壇教父級人物紛紛到場祝賀。那位曾一手締造了“小虎隊”的老帥更是拉著丁簡的手,眼中含淚:“丁董,您救了塞外足球,也救了華夏足球的未來。”

這話……分量很重,丁簡都頓時覺得心頭一沉。

“老帥,請您放心。鮮知集團和我個人,都不是一出一猛才想要投資足球的。大家都知道,華夏足球的這灘混水不好趟,但我有信心,把鮮知俱樂部做成一家規範、職業的亞洲頂級俱樂部。我不能像許教授那樣公開喊出三年華超過冠,五年拿下亞洲冠軍的豪言,但我向在座所有的來賓們,以及所有關心塞外足球的人鄭重保證:鮮知俱樂部,會始終以長遠的發展為目標,球隊也一年一個腳步,踏實前進。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塞外足球,就會重回華夏一流的行列。”

“嘩……”

熱烈的掌聲都不能用“啪啪啪”形容了,而是如潮水一般,久久沒有消散。

大家都很理解,如許教授那樣的大撒幣,不是一個正常的俱樂部該有的經營模式。而如丁簡這樣的表態,才更能證明,人家是真心的愛足球,想要搞好足球。

雖然,j市鮮知隊在下一個賽季,依然隻能混跡在甲級聯賽中,但有了鮮知集團作為後盾,誰又敢斷言,塞外足球的這支血脈,又僅僅會局限於“活”下來了呢?

據新任的俱樂部總經理……李詩琪介紹:下個賽季,集團將會為俱樂部投資五個億。其中,包括收購天山俱樂部一線隊和全體係的青年隊、少年隊;還有原塞外俱樂部轉讓費等。

當然,比之前者,後者的花費幾可忽略。

原因就是如果沒鮮知集團的接手,那支球隊本已經打算就地解散的。為此,新的鮮知俱樂部需要承擔對方以前拖欠的球員工資和部分欠稅。

本來,衙門方麵表示,欠稅什麼的都可以談。但丁老板一向豪橫慣了,十幾億的鮮知大廈都蓋了,哪還會在乎這三瓜兩棗的。全額解清,免得留下後患。

年末,集團各部門的賬目陸續封存。從譚靜淑上報的數據來看,光是知鮮居今年的營業額就突破了百億大關。

平攤到三百二十七家分店,也有數千萬之多。

考慮到有些分店都是今年陸續新開的,營業時間不滿全年,客源也未穩定,那就令人更為期待明年的營業額了。

而實際上,與“樹大招風”的知鮮居相比,鮮為人知才是丁簡旗下最大的現金奶牛。隨著月亮灣海洋牧場的開始供貨,還有濱城鱘鰉魚養殖中心的正式開魚,以及其他一大批譬如魔都四鰓鱸魚養殖基地、湖灣漁場等相關產業的日趨成熟,丁簡的身家也在日益暴增。

也正是如此,他才有了“不務正業”的底氣。

在很多身邊人的眼中,他去搞足球……就如他自己所說的,去趟華夏足球這灘混水,那就是自尋苦吃。

除了……李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