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修路辦學能致富(1 / 2)

這時候趙高突然站出來唱反調到:“陛下,去請唐解之事,我看不應該讓大司農去。”

秦政聽完一臉疑惑,趙高難道是讓他學劉備三顧茅廬?

秦政問到:“趙卿,莫非是要朕親自去請?”

趙高卻搖了搖頭:“臣豈敢,臣聽楚墨號稱守義如有弱所求,必定幫助,而陛下是下至強,又行戰養戰戰止戰之術,楚墨肯定不喜。

倒不如讓受難的百姓先去,讓楚墨知道流寇什麼樣人,陛下再出麵請求,必定事半功倍。

而且將作還有我秦墨門徒,三派雖然分立,但多少同氣連枝,加上大司農引薦,事應該可成。”

秦政聽完又看了看子廉,子廉也微微頷首,給了一個肯定的答複。

秦政也不再猶豫了:“好,就依趙卿所言,但是也要讓唐解明白,我大秦不是兵不強馬不壯,隻是摸不清敵人路數,拳拳打到空氣上。”

“嗨!”眾人紛紛應和到。

暫時解決了這一檔子事,秦政的的氣也消了不少了,隨即做到自己的座位上到:

“我們繼續討論大秦恢複秩序的問題,朕想知道現在有哪些方麵還不能恢複到原狀?”

身為丞相的嬴逸當仁不讓,好在他也確實有準備,於是上前到:“陛下,其實朝廷運作也好,生產建築也好,問題都不大。

主要缺的是人手,但不是缺少青壯。朝廷缺的是有經驗的官員,農業生產要等待春,倒是不急。可是建築就有些問題了……

原本按照我大秦的規劃是要修一條聰九原到鹹陽的直道,還要擴展下的馳道驛站,但是現在北邊沒了消息,關東也…沒了。

損失的青壯也無處填補,如果要繼續征發徭役,勢必有人會一年多工,如此肯定會耽誤春播。”

強製百姓勞役在封建王朝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秦政是未來人,自然不會支持這種做法。哪怕秦的勞役實際是管飯的,部分還發錢,算是不少貧民冬的保障。

“今年冬就不要征發勞役了,不過根據清點那些無法獨立渡過冬的人可以組織起來,朕也不要他們修直道。

朕還有一個好營生給他們,保證比勞役輕鬆,收獲還多。等開完會你去把他們都登記下來,領到少府,朕再去教給他們。”

“嗨!”嬴逸雖然還有些疑惑,但是也不敢多問,隻能應和到。不過王離卻有些看法。

“陛下,關東沒了可以不用修,但是往北的直道還是應該動工的,北方那群遊牧的情況到現在也還沒弄清楚,不得不防啊。”

秦政也明白王離的顧慮,但是現在大秦真的經不起折騰,要是如當年二世那樣大修驪山,怕是不用別人來打就亡了。

秦政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又開口:“其實先賢也為朕出過主意,傳授一種快速的修路方法,但是朕聽得不仔細,怕是要實驗很多回啊。”

秦政的自然是水泥路,別看後世華夏水泥產量單挑全世界,現在可是實打實的高科技,加上調製砂漿的比例等等,要成熟運用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他的話完在場眾人也不敢打包票,場麵一度非常尷尬,還是老實人子廉給秦政解了圍。

“陛下,隻要您把大概的方法教授於我等,臣與墨家門徒必定夜以繼日的研究,一定在春季之前拿出方案。隻是不知道陛下的方法若成功,修路時間可以壓縮多少?”

秦政見子廉出來力挺他,心裏也有些感激,隨即琢磨了一下給出來一個保守的數字:“如果隻到長城,能縮短到50日左右。”

眾人一聽無不驚訝,要知道原來的直道規劃的工期可是一年半啊!現在人手不足,秦政還敢50日,豈不是神跡?

連子廉樹皮般的老臉都激動的發紅了:“陛下,如此神術如果成功,對我大秦真是大有裨益啊,以後可以節省大量時間用於耕作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