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河東的症結(1 / 2)

趙成的人馬隻用了三就到達了黃河邊,單論行軍速度他們真可謂是一流了,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不滿意。

那人就是大魏的衛將軍司馬師,打離開長安就夾著尾巴做人的他,前幾又被迫看了一場“轟雷獵鹿”的大劇,可謂是身心俱疲。

現在的司馬師什麼都不想,隻想快點擺脫秦軍回到魏國去,繼續做他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衛將軍。

不過趙成可沒有那麼好話,他計劃裏要給司馬師看的可不止青銅炮一個,還有不少好寶貝沒亮相呢,裏麵還真有司馬師“念念不忘”的轟雷。

但是在此之前趙成還有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接管河東的防務,整頓這個都督府。

所以當大部隊想著過河有加餐,司馬師想著過河離家近的時候,趙成卻在研究河東都督府送來的信件。

“新平陽城牆已經要完工了,一堆邊境堡壘也差不多能用了,河東的建築隊伍倒是不錯。

不過這個韓人聚落恢複和官道修複怎麼這麼慢?地形崎嶇…資金不足?”

趙成一邊看一邊皺起眉頭,河東都督府這一段時間其實什麼都沒有幹,就是在整修基建。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新平陽城和他周邊的山地堡壘群,再加上配套的城牆、哨所、倉庫、道路,整個防禦體係規劃的非常縝密。

不過縝密的弊端就是耗資大工期長,大秦內地都工匠幾乎全投入到了其中,才能在幾個月內完成個大概。

如此一來河東的另一個項目——居民區建設就不得不延後了,不少韓人整個冬都居住在秦軍提供的帳篷裏,更有甚者直接鑽回了城市的廢墟裏。

幾個月下來,許多人都染上了風寒還有些人則凍掉了耳朵,當然在大家看不見的角落裏凍死的韓人也不再少數。

其實這並不能隻怪秦軍,秦政早就下令要讓韓人過上一個暖冬,為此也準備了大量物資,但是秦政沒有考慮到的是韓人的心。

在他們看來是秦國無緣無故入侵韓國,擊潰了韓軍俘虜了韓候,這自然是敵人。

而趙高為了一時的利益燒毀平陽擄掠韓人製造恐怖,就是把韓人往死裏得罪,韓人怎麼能不懷恨在心?

而後秦政又奪了韓候社稷,將韓國降格為都督府,扶持傀儡都督,又堵死了韓國貴族官宦的富貴之路。

如此韓國舉國上下哪個不是對秦軍恨之入骨,恨不能立馬起兵推翻秦國暴政,重建大韓輝煌。

這裏麵唯一的問題就是,秦國太強了,韓國最精銳的五千“韓武卒”被數量遠少於自己的秦軍擊潰後,韓國就難以組織起像樣的防禦了。

加上趙高用印璽欺騙,無血入城,非常輕易就控製了韓國南部大量城池,大半百姓都被人當人質了,其中還不乏宗室和貴族,誰敢反抗?

隨後上層卿族領袖也被一網打盡帶回了秦國,韓人群龍無首隻能懷著無比憤怒的心情“暫時”屈服於秦軍的淫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