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立功心切(3 / 3)

“接收原工人那是最基本條件,而且也會遵守他們的選用規則,意向協議也有這樣的內容,怎麼就不行了?”王自達很是不解。

“內容大不相同呀。”焦副總搖頭做解釋,“意向協議隻是說‘原則上優先考慮符合錄用條件的原在崗職工’,可這份方案說的是‘必須’,還給出了比例‘最少百分之九十’,並要求給落選工人提供後勤崗位;另外,方案中還提到了待退休工人的保險金繳納,這在意向協議中根本沒有。”

“意向協議就是個大致意向,不寫這麼具體也很正常。接收原工人這是企業改製慣例,也是保證新舊交接以及新企業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做為這麼大的公司,不應該考慮不到,也不應該為這麼點費用斤斤計較。”王自達言詞很是鏗鏘。

焦副總馬上擺手:“王局,這可不是您說的小費用,先說在崗的。現在全廠在崗的一線職工是六百三十六名、中層管理者五十七名,這些人的工資、保險、福利不是個小數目,在整個生產成本中占很大比重,而且是每月都要發生的純費用,還不同於直接生產成本。”

“再說那些待退休工人,一共五百四十一人,還需再交五到八年保險才到退休年齡。當初本就因為產品銷售不暢才不得不讓這些人待業的,這也是減輕企業運行負擔的一個策略,可現在我們卻要把這些負擔甩給別人,人家自然是不要的。”

王自達反駁道:“這純屬霸王合作意識,所提條件毫無道理。六百多名工人那是生產者,會為生產經營創造大額利潤,而不是白白讓他們出費用,他們不要本末倒置。即使待退休工人,那也是曾為工廠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新公司也有義務接收他們,何況隻是交保險而已。”

“大世紀化工公司有這麼多廠房、設備與大塊土地,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生產資料,他們不能輕飄飄的仨瓜倆棗就拿走吧?回報和付出是對等的,隻想著占大便宜而不履行義務怎麼行?這是找他們合作,而不是求他們施舍,你們的腰板首先就要硬。”

“王局,您說的很好,我也非常希望這樣,何苦讓工人們成天圍著吵鬧呢?可事實卻是,現在大世紀公司產品沒市場,完全屬於被淘汰的落伍產品。您知道嗎?現在每生產一噸產品,不但一分利潤賺不到,每噸還要倒貼七十塊錢的。即使不生產的話,每月光是工資、保險、福利加上辦公成本就得三四百萬,銀行利息更是八百多萬,設備折舊費用也在三百萬以上。就這樣的現狀,我們想硬也硬不起來呀。”焦副總顯得很是無奈。

“廠房、設備得值幾個億吧?”

“就算是值些錢,可也不能立馬變現呀。”

“那麼土地呢?如果直接拍賣的話,絕對幾個億放搶。”

“土地若是都沒有了,職工們後續日子靠什麼安身立命?”

聽到這裏,王自達有了怒意:“沒談判先自矮,這怎麼行?不說別的,光是區裏承諾的那些優惠條件一年就不是小數目。繼續談,理直氣壯地談。”

“好吧,我們盡量。”焦副總答應的很勉強。

王自達語氣和緩起來:“談判就這樣,都是先獅子大開口,慢慢就磨合出融合點了,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更要自信起來。”

就這樣,在大世紀公司待了三個多小時,並無實質收獲,天黑時分王自達等人才分別回了各自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