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聽從了呂端的勸告,急急忙忙的讓手下趕緊備馬,直奔皇宮而來,他一到了皇宮裏麵,正如呂端所說的那樣。
在宋太宗的身旁,隻有王繼恩和明德皇後在旁邊,當兩個人一看到趙桓突然間出現在人眼,讓他們都感到特別的驚奇。
明德皇後瞬間裏臉色都變了,趙桓裝著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趕緊來到太宗明前跪下問安,當太宗看到桓出現以後。
他臉上這才顯現出一種,由焦急不安轉為溫和的笑意來,王繼恩和明德皇趕緊從太宗的床前退了出來,明德皇後憤恨的對太監繼恩小聲的說道:
“趙桓突然到來,這可如何是好,要是讓他坐了皇帝,我心裏怎麼感覺都有些不太甘心?”
王繼恩瞪著眼睛看著德明皇後,站在那裏咬了咬牙,看皇後催促自己盡快的拿出主意來,隻得瞪著眼睛皺著頭,看著皇後凶巴巴的小聲說道:
“趙桓小子太鬼頭,關鍵時候來露出頭,想要換人實難辦,他要為帝沒甜頭,有句俗話說的棒,一不作來二不休,搬不倒葫蘆撒不了油,皇後發恨要換帝,我到有個好主意。”
皇後站在那裏看到趙桓的出現,以是心慌意亂,看他站在那裏跟自己巴巴的一套一套的,那裏還沉得住氣,不耐煩的擺著手小聲的說道:
“緊要關頭少扯蛋,有好主意快交待,新帝要是趙元佐,宮裏內外咱說算,趙桓要是坐皇位,日後難熬無人問。”
王繼恩自然特別清楚皇後的想法,而他呢,自然也特別清楚,趙桓不是自己的人,而要立趙元佐,情況自然就有所不同。
趙桓的突然出現,他也有些發慌,見皇後驚慌失措的看著自己,讓他盡快的拿出一個好主意來,他站在那裏在屋子裏晃了兩圈之後。
這才轉過身來,看著那焦急而又不安的皇後,站在那裏點頭趕緊說道:
“皇後既然有此意,我就先行退下去,叫來百名刀斧手,暗布太宗密室側,尋找機會來下手,看誰還敢來冒頭,先將太子控製住,大局自然由你定。”
皇後和王繼恩兩個人,用心的分析了一下眼前的形勢,就目前來看,趙桓以留在太宗身邊,想偷偷的改立新皇以沒有可乘之機了。
不來點硬的,根本就無法實現自己的想法,要是立自己兒子趙元佐為皇帝,無論是太監王繼恩,還是皇後在朝中那當然是說一不二了。
而要是立趙桓,兩個人怕再不會向以前那麼風光了,皇後感覺現在也隻能來硬的,站在那裏點頭催促道:
“即是這樣還等啥,趕緊引兵來布陣,軟的不行來硬的,刀斧隱於幔帳後,要是不好強奪位,萬萬不讓桓登基。”
王繼恩早就有這方麵的經驗,在太宗病重之時,他就做好了應變的準備,按照皇後兩個人商量好的主意。
趕緊叫來刀斧手,隱藏在太宗房間的裏麵,耐心等待著時機,好在有力時機,趁太宗駕崩之後,即可將趙桓抓起來。
然後再將皇後的兒子,趙元佐叫來神不知鬼不覺的手他登基為帝,隻要生米煮成熟飯之後,別人再說什麼,也都晚了,結局最後還得他們說了算。
想到這裏,他匆忙忙的趕到宮外,伸出手去將事前準備好的那些刀斧手引進來,隱藏在太宗房間的暗處,隨時聽候他的命令拿下趙桓。
當他將這一切都準備好之後,太宗看到趙桓來到身邊,看到自己盼望著的,由自己兒子繼位的願望以達到,一口氣沒有上來,便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