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不煙率兵馬殿後,來保證大石兵馬安全撤回,苦於安德兵馬緊隨其後,好似粘羔一般,緊緊相隨,緊咬著不放,在後麵拚命追趕。
攆的塔不煙部是筋疲力盡,奔跑無力,氣的塔不煙咬著牙發著狠,用心的考慮著,這麼下去不是辦法,這麼被金兵被動的在後麵緊追不放。
攆到最後,手下將士們一個個毫無還手之力,累趴在草原上,金兵隨後追趕而至,揮起兵器,那還不象殺雞一般,輕鬆的斬殺大軍。
如其怎麼都是一死,還不如率兵馬和緊隨而來的金兵,痛殺一場,說什麼也得將這些金兵擋在通往可敦城的道路上,確保大軍安全撤離。
經過周密的思考,塔不煙用心的將兵馬布置出去,天一亮,她便率兵馬朝著可敦城偷偷的急馳而去,安德聽到消息,樂的命令將士們即刻上馬追趕。
他計劃好了,等把遼軍攆屁了,逼急眼了,等她們回頭追殺自己兵馬的時候,在奔逃回來,尋找一個地方安歇下來,然後再命令將士們吃飯。
不曾想遼軍改變了戰法,被攆沒有跑出幾步遠,扭頭朝著他們拚命迎頭殺來,搞的安德措手不及,隻好蒼慌應戰,後聽兩側有伏兵殺出。
他感覺情況不妙,顧不得交戰,率兵將士們,扭頭拚命逃竄,多虧事前安排兩翼嚴防,算是沒有遭到多大損失。
看到金兵被打跑,又被兩側衝出來的伏兵一通追殺,這次確實把安德給殺怕了,他不敢再追攆遼軍,隻能眼巴巴的望著塔不煙部,一路絕塵而去。
塔不煙收兵之後,和身邊的將士們商量起來,得想一個好方法,迫使金兵停止這種無休無止的追趕,來保證大家安全撤離。
塔不煙知道安德最怕遼軍伏擊,便讓將士們,在他們離開的沿途兩側,高山或隱密之處,布下許多的戰旗,在那裏飄動著,似隱似現,一付隱藏伏兵的樣子。
然後領著將士們好好的休息了一下,這才在塔不煙的率領下,再次跳上戰馬,朝可敦城方向趕去。
金兵探馬早就再次探查到了遼軍的情況,在第一時間裏,將這種情況,向安德那裏彙報,安德坐在那裏得知,遼軍離去的沿途以設有伏兵。
而且形跡異常神密,都藏於高山及山嶺的暗處,從那旗幟飄動的樣子來觀察,兵馬數量,應該在五六千人之上。
安德一聽,知道塔不煙為保證大隊人馬撤離,是鐵了心和自己拚到底了,自己再追趕下去,也是徒勞無益,毫無收獲。
另外,他也達到了追殺遼軍的任務,有充足的理由,回去向完顏阿骨達皇帝交差了,同樣也堵住了緊跟自己的眾將士們的嘴。
所以,他坐在中軍帳中,滿臉的笑意,悠閑的命令將士們,在原地好好休息,等養足了精神,好返回上京。
塔不煙看自己這招法挺好使的,嚇的安德不在派兵馬前來追殺,感覺這次金兵被徹底打怕,不會再追趕上來。
讓一直都很緊張的塔不煙,見到大家脫離危險,這回臉上才有了笑容,率領著大軍,一路迎風冒沙的,直奔可敦城而去。
她們一路艱苦的返回可敦城,大石心中特別上火,感覺到東征無望,心裏憂悶,隻好再派探馬奔赴草原,探聽金兵情況。
當他得知,金兵在南方戰場上,連連報捷,太原金宋一戰,金兵在完顏阿骨達的率領下,以完美的勝利,完成了對宋攻擊。
一直關注南方戰場,進展情況的耶律大石,聽完了探馬返回來的消息,坐在他的大王椅上,愣愣的坐了很長時間不由歎息道:
“骨達率兵去攻宋,尋機方能複遼朝,乃何天神護金兵,節節勝利人發懵,金兵南方把兵勝,想複大遼機會失,可敦城中陷危機,金兵抽空定發兵。”
憂慮中的耶律大石很快讓自己清醒了過來,他深知,金兵在南方戰場上獲勝,以他對完顏阿骨達的了解,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之前,阿骨達不知道遼軍還有殘部,隱藏於沙漠深處,以為全部清剿了遼國殘餘,這才在眾遼投降的勸說下,揮師南征大宋。
在南方的征戰之中,好在被收降的這些遼舊部,作戰勇敢連克宋城,一路高唱凱歌直奔宋都城,讓阿骨達歡天喜地,高興非凡。
在得知遼殘部在耶律大石的率領下,隱於沙漠深處,養精蓄銳多年,突然引兵在自己的後屁股突然出擊,完顏阿骨達能不憤怒嗎?
所以耶律大石將命令傳達下去,令各處用心防備,做好充足的準備,嚴防金兵的到來,積極的作好應戰準備,保住可敦城。
手下接到命令之後,開始用心的準備起來,雖說出征不久,兵馬其實在戰爭之中,損失的並不的很大,隻是多病和不適,損失了一部分。
在他們返回可敦城之後,用心的休整,準備養足了精神,再和金兵一戰,塔不煙在返回可敦城,簡單的調整了一下隊伍,便返回沙漠綠洲養兵。
她們返回大敦城之後,因為朵魯不的攔截布兒幹方麵的金兵失利,導致兵馬被兩麵夾擊,損失慘重,要不是大王的兵馬及時趕到,差點全軍覆滅。
她在眾將麵前,出於對朵魯不輕視敵人的思想,特別不滿意,為了通過次教訓,讓將士們引起足夠的重視,她嚴厲的批評了朵魯不。
她也清楚,當著眾將麵前,這麼嚴厲的批評朵魯不,他肯定接受不了,等到眾將一離開,塔不煙就把朵魯不叫到身邊,安撫著他說道:
“我知道你為咱們綠洲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吃了很多的苦,用盡了很多的心思,你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而對於你的失誤,為了警示將士,我不得不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