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泰山大典(上)(1 / 2)

貞觀三年,大唐打破突厥頡利可汗後,一位高人在陰山地界種滿桃花,如雪白,如雪淨,仿若來到了被白雪覆蓋的樹林一般,唐太宗李世民改陰山為桃山徹底將其納入了大唐的版圖。

次年二月,李世民因報當年渭水之盟的仇怨,總算開始了延期整整三年的泰山祭祀大典,隻有這個時候李世民才有資格在泰山上進行‘封’、‘禪’兩大儀式。

因為泰山祭祀大典從來都是對於開創了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帝王才會進行的祭祀,不然,他們可沒有心思,更沒有實力去進行那場儀式。

然而李世民開創的貞觀年間,不止是掌握了消滅蝗災的手段,更是開啟了修煉的新時代,讓炎黃子弟有了人人如龍的希望。至於剿滅東突厥,活捉頡利可汗,擴大大唐版圖,這些都隻算的是錦上添花,若不是李世民對於渭水之盟耿耿於懷,在解決蝗災之時,他就可以進行泰山大典了。

泰山岱廟。

“真是時也!命也!”袁天罡一邊監督著工匠布置祭壇,一邊想到李世民拿給自己看到的寶物,輕笑著道。

作為道士,袁天罡他們是最先感受到著天地間那一層阻礙,仿佛自己達到現在這個位置已經到達了世界的頂點,已經進無可進。

這是所有修道之人無法忍受的。

然而,在太極殿上,袁天罡看到那盒中之物,立刻就明白了那道阻礙就會被再次突破,因為他在那盒子裏看到的一條龍,一條仿佛可以看見山脈的龍。

直到這時,袁天罡才知道為何李世民會倉促的要求自己主持泰山大典,原本他得到了一條龍脈。

袁天罡也不是沒有將這龍脈放在自己的道館之下,但是,在看到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目光後便立刻清醒了過來。

這東西必須也隻能放在泰山上,因為泰山是祭司上天的地點,隻有當這裏開始出現靈氣,才能夠遍布整個大唐,至於其他的就要看自己的手段了。

畢竟,沒看到就連李世民自己都沒有將這龍脈秘密的按在自家的祖地之中?

那可是能夠讓一方土地人傑地靈的龍脈,隻要自家的祖地有了他它,不說其他的,每年誕生一個可堪造就之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忽然,一位麵色紅潤,胡子白皙的老道士從一處房屋中走了出來。

“師叔!”袁天罡一見,立刻恭敬的施禮道。(不想描述道士之間的禮儀,很麻煩。)

這名老道是專門負責岱廟的道士,名叫方一行,今年已經有八十歲了,本來早幾年的時間,他都會以為自己距離去傳說中的地府沒幾年的時間了,甚至有些時候方一行都不敢睡熟,就怕自己一睡就睡過去。

此時,他的繼承人還未曾能經曆過一次真正的泰山祭司大典,僅僅隻是祭司的流程(祭天地,拜東嶽大帝,碧霞元君,宣讀封山檄文等等)就需要好幾天的時間,更不要說接下來的事。

若是沒有先輩在前麵帶領繼承人走一遍行程,後輩想要完善一次簡直不要太難了。

不過,當前年袁天罡將自己總結的《觀想法》交給關係熟悉的道教人士後,作為岱廟的現任掌教——方一行更是早就等到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