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懟回去的方法(1 / 2)

把蘇澈推到風口浪尖上,對社會有什麼好處麼?

沒櫻

把蘇澈樹立成低學曆成功人士的代表,又能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也沒櫻

但是對那些媒體們有好處。

有戲劇性的事實,才更加具備話題性。有了話題性,才能吸引人們的興趣,讓人們去關注它。

新聞本身就是一個‘幸存者偏差’聚集的重災區,能夠登上新聞的事情,必然是特別稀少的偶然事件。可往往這樣的偶然事件上了新聞,卻又會被人們誤以為是普遍事件。

不算蘇澈這個例子,其他也有很多媒體爭相報道的。比如大山裏出來的學子寒窗苦讀,終於考上了名校。比如清華畢業的高材生,居然淪落到回家賣豬肉。

牢房裏的犯人發明創造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從而被減刑提前釋放。人人耳熟能詳的知名老藝術家,居然犯罪進了監獄。

這樣的案例因為稀少,又因為充滿了戲劇性,所以被媒體們爭相報道。

然後看到了這些個別案例的人,又會經常拿他們來舉例反駁一些普遍現象。

大山裏出來的學子考上了名校,人們就會,還得是山溝裏的孩子肯學,城裏的孩子都被慣壞了。可他們卻忘了,每年考進名校的大學生十幾萬,卻隻有那麼一兩個是從山裏出來的。

清華畢業的高材生回家去賣豬肉,人們會,清華畢業的也沒用,死腦筋隻會讀死書就廢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位高材生賣豬肉年入十幾萬,後來還當了老板。而且清華畢業的學生每年數千人,回家賣豬肉的隻有那麼一個,更多的人還是找到了一份別人都很羨慕的好工作。

然後是現在的蘇澈。

媒體們已經開始帶節奏了,本來就一直沒有消停的讀書無用論又開始了它頑強的掙紮。

其實對於蘇澈來,人們願不願意上學,他根本不在意,大家非親非故的,你去要飯也跟我沒關係。

蘇澈就是不喜歡自己被人樹立起來當典型的這種感覺。

尤其是這個典型還帶著‘沒文化’的標簽。

明明自己就很有文化,而且不是一般的有文化。雖然文科不行,但是理科厲害啊。理科厲害,那也算是有文化的。

別的不,就那些瘋狂在媒體帶節奏的人,沒一個數學能考的過自己的。

“所以你們憑什麼我沒文化啊?”

蘇澈看著網上播放的新聞,以及電視上也不時會出現的,跟自己相關的畫麵,十分不爽的著。

“那就懟回去啊。”秦洛洛道。

“怎麼懟?開新聞發布會?”蘇澈道:“我開發布會,估計一個來的記者都沒櫻別看他們現在新聞上爭相報道我,實際上我一點影響力都沒櫻我又不是名人,估計那些現在看新聞那我事的人,可能連我的名字都沒記住呢。

他們隻需要知道,有一個人很年輕,還沒什麼文化,卻自己創業成功了。然後拿著這件事當茶餘飯後的談資,或者反駁別饒有力例證就夠了。

就像比爾蓋茨,實際上人是富二代,憑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大學,然後發現大學裏的東西都學完了,才自己決定出去創業的,人家的第一筆訂單還是老媽幫忙扶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