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操作是真的騷(1 / 3)

由於《黃金甲》這首歌曲要跟《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電影保持同步,所以現在還沒人能夠有幸聽到蘇澄那驚豔的美聲高音。

不過她的最新獨唱單曲《告白氣球》,卻是在短時間內迅速風靡了內地的大街巷。

就連神仙打架的台島樂壇,也有了她的一席之地,她這才真正意義上的有了自己的粉絲。而不再像之前那樣,一直從傑倫那裏kiang粉絲過來。

而這一切,則都要歸功於蘇澈離開台島去往湘南之前的一手操作。

也不算是他自己親自操作的了,他也是找了別人幫忙。

當時阿爾法公司的人知道蘇澈的這個操作,都驚呆了,不解當中,甚至要有一絲絲的憤怒。

他竟然主動聯係亮版商。

要知道,這可是一個盜版肆虐的年代,台島這邊的歌手早就對盜版深惡痛絕了。

2006年,一個台島歌手如雨後春筍版瘋狂生長,使得華語樂壇無比摧殘的年代。

這個時期誕生了很多後來都很了不起的歌手,除了傑倫之外,還有JJ,Jolin,力宏,陶喆,韋伯,彥斌………

真的實在太多了,幾隻手都數不過來,並且每一個都稱得上是王後。

這當真是一個樂壇風光無限的年代。

可在風光的背後,卻是讓所有歌手都深惡痛絕的盜版世界。

台島到還要,人們的版權意識很強。可是在剛剛開始發展的內地,人們並沒有保護正版的意識。

步行街,商場,甚至巷胡同,但凡是有店鋪的地方,除了飯店和足療之外,一定少不聊就是音像店。

有一句誇張的話來形容後世的大學生,樓頂掉下來一個廣告牌,砸死十個人,九個是大學生。

現在的話,一棟樓塌了,毀了十個門店,九個是音像店。

而驅使人們搶破頭也要開音像店的原動力,就是來自盜版的高額利潤。

正版的CD可能惱三四十一張,並且內容單一,隻有一個歌手的歌。而盜版的呢?可能一張CD裏裝了好多歌手的歌曲,最重要的是還便宜,貴一點的五六塊一張,便夷十塊錢三四張。

如此大的價格差距,加上沒人管理,便徹底封殺了正版在內地的生存空間。

甚至有盜版商都放話了,誰要是能在音像店裏找到一張正版,他寧可退出盜版界,也丟不起這個人!

或許這隻是一句玩笑話,卻也能夠很形象的表現出這個時代的盜版到底是多麼的猖獗。

至於網絡……那就更不用了,這年頭除了傑克馬和遊戲運營商,還沒人能夠在網上賺錢呢。如果實體店還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買到正版,那網絡上則百分之百是盜版。

因為唱片公司一開始就沒再網上賣過。

盜版的猖獗,給盜版商帶來了利潤,給顧客帶來了實惠,卻唯獨坑了辛苦寫歌的歌手,和發行CD的唱片公司。

是盜版搶了他們的飯碗也不為過,所以他們再怎麼痛恨盜版也都理所應當。

這也是阿爾法公司,包括傑倫在內,所有人都不理解蘇澈的原因。

他托董印幫忙,跟著邵帥一起,在內地找幾個盜版商,自己掏腰包刻錄了大批量的《告白氣球》的CD,並且使用盜版商的渠道,在華夏大部分地區打開了銷路,迅速的把盜版《告白氣球》CD銷售一空。

而盜版商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迅速的原因,在於蘇澈不僅僅是自己花錢做了CD,還承諾把CD的銷售額跟盜版商五五分賬。換句話,先不談做CD賺的錢,他們是相當於零成本進的貨,賣出去能得到一半的分成,簡直不要太賺。

如果再加上做CD賺的錢,那簡直是發財了。

畢竟這個老板的訂單做的實在是太大了,幾家生產的CD加起來,足以覆蓋大半個內地市場了。

但要全部的話,那是不可能的,華夏太大了,憑蘇澈和幾個盜版商現在的實力根本做不到。

不過問題不大。

盜版商的嗅覺都是很敏銳的,哪些歌賣的好,他們就會主動去生產。現在告白氣球賣的這麼快,還這麼多,其他的盜版商自然察覺到了商機,都不用蘇澈主動找他們,就自發的去盜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