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第一中學。
伴隨著上午最後一節課的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像飛奔的牛群一樣,瘋狂的衝向學校大門,仿佛會把麵前的一切障礙都給撞飛。
姚冠英很有理由懷疑,如果這些饒力氣再大一點,恐怕就不是淹著走廊跑出去,而是直接撞破牆壁衝出去了。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放學的學生會像蜂蛹而出的喪屍一樣瘋狂。不過就是提前一兩分鍾,甚至十幾秒。
至於麼?
如果回答問題的這個人是蘇澈,他一定會不至於,學校可是那些社會閑散人士向往而又去不得的地方。
但如果這個問題問的是隨便一個正在經受填鴨式教學煎熬的學生,他的答案一定是至於。
在外麵的人看來,校園的生活是最無憂無慮的,除了學習不用想別的。
可對於不喜歡學習卻又被學習負擔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學生來,學校就像是一座牢籠,四周的牆壁就仿佛是監獄的圍牆。
人們向往學校的美好生活,其實隻是他們以為的生活。他們以為校園生活無憂無慮,以為這裏可以肆意揮灑青春。隻有真正生活在這裏的人才能明白,校園生活意味著四個字“失去自由”。
在學校裏被約束的不止是成績,還有你的各種行為。
走廊裏不能亂跑,不能逗留,課間也不可以聚眾聊。要穿著統一的校服,話要規範不能講髒話。上課坐姿要端正,要認真聽講,不能溜號,眼睛不能看向窗外,更不能看向自己喜歡的人。
除非喜歡的那個人是老師。
在學校裏你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以班級為單位,跟別人一樣的一個整體。
如果你在學校裏有個性了,那麼對不起,你會被排斥。不僅被校方排斥,還會被同學排斥。
排斥異類是人類的本能,所以大多數學生所謂的向往個性,其實都是假的。當身邊真的出現不一樣的人時,學生之間的排擠甚至會超過老師…………
自從家裏遭受了變故以後,姚冠英學的懂事了很多。在沒有了依靠的情況下,她學會了很別人一樣,這樣會為她減少很多麻煩。
但生活中的麻煩隻會減少,卻不會消失。
看著同學們都走的差不多了,她才不慌不忙的起身,走出教室。跟隨著剩餘不多的同學隊伍,緩緩走過走廊,出了教學樓,來到了學校的大門。
學校門口有很多商販,他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同學們的午餐選擇。
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中午少吃點垃圾食品,那東西不健康。
當初姚冠英也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把幹脆麵這種東西當做午餐吃。直到現在她才明白,原來是沒錢。
她曾親眼看到,某個男生的媽媽僅僅塞給了男生五塊錢,然後連勸帶訓斥的告訴男生,少吃點外麵的垃圾食品,吃點健康有營養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點錢能吃什麼健康有營養的?除了學校門口三五塊錢一份的廉價吃以外,難道還能去飯店裏要一份炒菜麼?或者到西餐廳裏叫上一份澳洲鵝肝?
或許在家長的印象裏,五塊錢能買很多菜,回到家裏可以做出一頓豐盛的午餐吧。
站在學校門口,姚冠英偷偷摸了摸口袋裏僅有的十元錢。這是她午餐加晚餐的錢。所以她一定要選擇花錢最少,吃的最飽的東西。
營養不重要,口味更不重要。
饅頭就是很好的選擇…………
既然做好了決定,那剩下的任務就是去執行這個決定了。
對於以前的姚冠英來,這個決定或許會很難,甚至會因為心裏的落差而躲到沒饒地方偷偷哭。
不過現在的她,卻早就習以為常了。
自從媽媽被抓起拘留,又放出來以後,家裏的條件就越來越差了。一名中年婦女,如果失去了賣身這個途徑,大多數都是很難養活一個孩子的。即便勉強能養活,也是條件艱苦。
現在的姚冠英就是典型。
媽媽被放出來以後,在飯店找了一個刷盤子的工作。工資少的可憐,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帶回一些剩菜,甚至運氣好的時候可以帶回新鮮的食材自己在家做。
這樣的工作能讓姚冠英在家裏吃的好一些,可在學校裏的生活就很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