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能為力的事情(1 / 3)

當國內的兩大頂尖音樂才子聚在一起的時候,仿佛任何困難都會被迎刃而解。

有了JJ的加入,歌曲改編的過程就變得異常順利了。青花瓷是傑倫寫的,要他自己把自己的歌曲打碎重組,這點很難做到的。不說完全沒可能,但想要短時間內就靈感迸發,那基本沒戲。很多時候靈感並不是靈光一閃,而是長久的經驗累積,外加不斷的思考,才有可能得到的那一抹閃光。

牛頓靈光一閃,發現了萬有引力……至少故事裏是這麼寫的。但實際上,在他真正確定萬有引力公式之前,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了,另外他本身是一名科學家,有著強大的知識儲備。鑰匙換莎士比亞來,讓他靈光一閃,萬有引力是不可能發現了,類似於‘喝醉烈的酒,上最愛的女人’這種話沒準就真蹦出來了。

所以說,人們總是習慣忽略他人成功之前的努力,把別人的成功歸結於運氣。

就像後來的人總說傑克馬是趕上了好時代,站在了風口浪尖豬多能發財。而事實呢?跟傑克馬同一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有很多,但傑克馬始終隻有一個。

連蘇澈這種帶了掛的重生者,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想要跟傑克馬掰掰手腕,都還做不到。

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任何一首好歌的出現也都不是靈感迸發就直接寫出來的。從初步確定旋律,到配樂編曲,再到製作完成,那是很多人努力的結果。

隻不過大家能看到的就隻是站在台麵上演唱的歌手,以及歌曲名字下麵寫著的作詞作曲人而已。

經過了幾天的努力,青花瓷的重新改變總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歌曲錄製好,然後節目編排好,找春晚的導演去審核。審核通過了,就可以加入到接下來的春晚彩排。

當然了,之前也說過,就算通過了開始彩排了,也不一定就板上釘釘了。這不是偶然,而是常態,曆年都有彩排過程中就被刷掉的節目,而且數量不少。

但是蘇澈很清楚,不出意外的話,傑倫的節目是不會被刷掉的。因為這一首是在太火了,完全是一首現象級的作品。

而今年又是奧運年,是要展現國家麵貌的一年。

a,瓷器,把C變成大寫就是華夏。這也就是說,瓷器本身就是能夠代表國家麵貌的一種文化產物,而在眾多瓷器當中,又以青花瓷最為聞名。

這種聞名指的不是這種瓷器流傳範圍有多廣,也不是說有多少人喜歡它。而是單純的因為,知道青花瓷的比較多。

馬路上隨便叫來一個人,可能是流浪漢,在他眼裏瓷器可能就是路邊撿到的瓷碗,可以用來幫助自己要飯。但如果要問他,能說出一個瓷器的名字嗎?他要麼說不出來,能說的話,肯定就是青花瓷了。

這樣的現象在這首歌出來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在出現之後,這種現象基本就已經普及了。

上到八九十歲的老人,下到不滿十歲剛會欣賞歌曲的兒童,都能響亮的說出華夏一種瓷器的名字——青花瓷。

在這種情況下,讓青花瓷這首歌登台,不僅是為了歌曲的火爆,更重要的是它很應景。

所以………導演其實是想讓傑倫上台唱原版的……不對,是跟原版對口型的。隻要人上去對個口型,讓觀眾聽到播放的CD,帥氣一下再下台,不就得了嗎?非得亂七八糟的改編什麼呢?

這就是當傑倫把錄製好的CD交給導演時,導演不高興的原因了。

甚至於傑倫自己做主邀請了另外一個嘉賓,讓導演不高興的心情更重了。

如果是其他的藝人,都是自己編排節目找導演表演,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至於多少人,是不是圈內的人,這些導演都不關注。隻要節目效果好就可以。

可是像傑倫這種人不一樣,他們都是被導演邀請來的,基本上是板上釘釘可以登台的。在這種情況下,再帶人來,可能就有點不太懂事了。

但這種事情表麵又不好說,畢竟他一開始說的是,要求傑倫表演青花瓷,最好是原版,如果改編的效果好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