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比較(1 / 3)

伴隨著《曉秋月明》與傑倫華夏風歌曲比較的爭論愈演愈烈,娛樂圈的一些大佬們也紛紛加入到了這場爭論當中,各自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音樂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主觀性非常強的。

不《曉秋月明》這種實際上受眾人群非常的歌曲,就傑倫的《青花瓷》,已經火遍大江南北的華夏風歌曲,卻依然有人就是不願意聽。

不過論你對這首歌評價多高,歌詞多有意境,旋律多麼優美,勾勒出怎樣的景象,達到了多麼崇高的境界。當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覺得不好聽,那就是不好聽,你的那些誇獎對我來就沒有任何意義。

甚至地球讓有百分之五的人樂感缺失,聽什麼音樂都沒有感覺。對於這樣的人,跟他講一首歌多麼了不起,多麼牛嗶,有什麼用嗎?

一點用都沒有。

欣賞這兩個字,本來就是從主觀上出發的動作,所以《曉秋月明》能夠跟《青花瓷》對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

別《曉秋月明》這種華夏風的歌曲了,就是完全跟華夏風不沾邊的《老鼠愛大米》還有人拿他跟《夜曲》比較呢。有些人就是覺得《老鼠愛大米》更好聽,完全沒得商量。

但是呢,總有一些人喜歡秀出自己的優越感。這一部分人本身是非常矛盾的,他們一邊覺得別人的歌完全不配跟傑倫的歌比,另一方麵又希望這種比較能夠出現,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用傑倫的歌曲鄙視對方,並從中獲得優越感。

不粉絲了,就是音樂的圈子裏也有一個鄙視鏈:古典→爵士→搖滾→電子→流行→唱→喊麥…………

不對,現在是008年,喊麥還隻是一種直播方式,還沒人頭鐵的把它歸類到音樂類別裏麵。

所以唱應該是鄙視鏈的最底層。

不過不重要,重要的是,優越感這東西一直存在。

如果隻藝術的話,高雅本來就是用來形容藝術的,而低俗則是相對於藝術的。不論是音樂藝術,還是別的藝術。其實隻要戴上了藝術兩個字,就添加了優越感在裏麵。畢竟藝術本就古代權貴人士弄出來的,用來將自己跟平民區分開來的東西。

藝術本身就是優越感也不為過。

但這種優越感是好的,因為藝術本身也是好的。不管它最初誕生的目的是什麼? 人們都需要通過自身努力才能獲取那一份優越感。

真正努力得到的優越? 並不會遭人嗤之以鼻。

人們真正嗤之以鼻的是那些把別人的成就拿過來,讓自己獲得優越感的人。這就是一部分傑倫粉絲遭人討厭的原因。

傑倫的《夜曲》比《老鼠愛大米》經典? 《青花瓷》比《曉秋月明》高級? 那都是人傑倫自己的成就,跟粉絲有什麼關係呢?

退一萬步講? 就算跟粉絲有關係,是無數粉絲的支持? 才讓《青花瓷》和《夜曲》有了現在這麼高的成就。

可問題是………論傳唱度? 兩首歌加起來也不如《老鼠愛大米》啊。

所以,優越感哪來的?憑什麼輪到你粉絲鄙視老鼠愛大米的演唱者?

很多人不出這其中的原由,但就是討厭一部分粉絲的優越。

尤其是當著無妄之災落在蘇澄身上的時候,蘇澄粉絲的反應就更激烈了。

原本蘇澄的粉絲和傑倫的粉絲屬於一家親的那種? 畢竟蘇澄本身可以是傑倫一手帶出道的。雖然蘇澄的實力都是憑借自己努力得來的? 但她在演唱事業上的領路人確實傑倫,這點毋庸置疑。

既然偶像之間關係很好,那粉絲之間也就沒必要摩擦了,就算有,也是範圍的摩擦。

畢竟弱智哪都有? 後來JJ跟傑倫關係那麼好,人倆一到晚的一起旅遊玩耍? 一部分粉絲彼此卻還撕的不亦樂乎…………

可是當《曉秋月明》跟《青花瓷》對比的事情出來以後,雙方的粉絲就開始激烈的碰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