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華夏發生了很多大事,一場波及辦個華夏的大雪,一場舉世震驚的災難,還有一場世界關注的比賽。
仿佛在這一年,人們把接下來幾年的大事都經曆完了。
但不管這些事情多大,對於學生來,都沒有他們即將麵臨的暑假大。
假期,才是學習生涯當中的頭等大事。
上學是為了什麼?為了等放假。
尤其是對於已經參加了高考的同學來,不管最終他們的成績如何,隻要不選擇複讀,人生就等於是過去了一道坎。接下來的假期,他們就可以盡情的放飛自我了。
對於華夏這個國度來,高考不僅是學生生涯的頭等大事,更是整個國家的頭等大事。
不論發生了什麼,高考都會如期而至,哪怕是在一片廢墟的災區當中,也要搭建臨時考場,給災區幸存的考生們提供場地,讓他們可以參加高考。
這種雷打不動的精神,全世界大概也隻有華夏一家了。
對全民教育的重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比得上華夏。
當然,這也基於華夏人民本身對高考的重視。大概如果國家不這麼做,考生和家長反而要抗議了。
但如果是在米國的話,發生了這麼大的災情,國家依然堅持舉行考試,那他們的家長和學生肯定會為此表示抗議。痛斥當地官方不尊重人權。
這就是一個國家的人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不一樣。
不論那些學習無用論的白癡承不承認,高考都是能夠幫助貧困學生改變命運的捷徑。
既然高考這麼重要,蘇澈當然要發揮他的特長,比如為建設臨時考場捐款,為考生和教室隊伍卷層物資。
連何漣溪都習慣了蘇澈這樣的性格,感覺他一個億的目標一輩子都實現不了了,公司的錢不能動,而那些好不容易揣進自己口袋的錢,一有點事情就捐出去了。
很多時候,何漣溪都不知道是應該佩服蘇澈,還是應該罵蘇澈。
然後她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佩服多一點吧。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
口袋裏有兩千萬? 捐出去一千萬? 跟口袋裏有一個億,捐出去一千萬。兩者做出的貢獻是一樣的? 但捐贈者需要下的決心卻是不一樣的。
這也是何漣溪覺得佩服多一點的原因? 因為蘇澈每次都是把自己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的財產捐贈出去。如果他每年收入都幾個億的話,一次捐個一千萬? 何漣溪反倒不覺得有什麼了。甚至可能還會認為蘇澈是在為自己樹立人設。
樹立一個慈善企業家的形象,蘇澈是能做出來? 也一定會做這種事的。
畢竟一千萬相對於年收入幾個億來? 也就微不足道了。
但要蘇澈這種,把自己一半財產捐出去的行為是在為自己樹立人設,那何漣溪是不信的。就算蘇澈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那也一樣不當誤別人對他的敬佩。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為自己樹立人設? 那管他的目的是什麼呢?隻要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就夠了。
一個喜歡做秀的慈善家? 至少他捐了很多錢,做出了很多貢獻,真的為那些貧困人群帶來了好處。而那些批判作秀慈善家,自己卻沒捐一分錢的人………算了,理他們做什麼呢?
反正他們可以做的也隻是批判罷了。
蘇澈的捐款? 讓災區考生有了一個更好的考試環境,也符合了他形象大使的身份。
很多人對蘇澈這個身份表示了認可? 並且有導演找到他,希望他能出演相關電影的主角。電影是官方籌備的? 屬於公益類電影。
蘇澈聽了導演的講述以後,稍微對比一下就明白了。有點類似於後來的《我和我的祖國》這種。隻是主題為災情? 所以會沉重一些。
蘇澈表示自己沒演過戲? 擔任不了主角? 但如果是公益類的電影,可以客串一下,或者出演一個戲份不多的配角。
導演當場表示,可以為他安排一個相應的角色,於是合作就這麼愉快的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