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有喜(下)(1 / 2)

文親王的注意力沒堅持多久,畢竟,如今鎮國公有女萬事足,據說連兵部尚書這差事都打算推給別人,還托辭他家如今事情挺多,譬如小舅子康王陳長濟如今也到了年紀,差不多得開始給他張羅親事了。

又說被賜了皇家姓的英郡主陳心妍快要及笄了,雖說及笄禮自然有宮裏的人準備著,但姑娘家及了笄,侄兒謝勉跟她的親事差不多也要定下來了,反正兩個孩子你情我願,又整日裏到自家府裏一起打秋風吃白食,還不如早早讓他們倆自己開府過日子去。

說著說著,鎮國公還拿如今的虎賁衛指揮使許致遠當反麵教材,說這種事就得趁熱打鐵,許將軍兩夫妻如今可著急了,拜托長公主幫著在京城相看合適人家的書信簡直是半旬一封雲雲。

被這麼一提醒,文親王頓時想起,陛下嘴裏的“許老弟”如今可是朝中年齡最大的未婚男青年了,這家夥…

當初就見他對阿寧一路殷勤跟隨,太原被圍困那次自己雖然也很是感動他不眠不休地趕來救駕,但事後想想,這家夥對阿寧…不對,許致遠以前聽說可是半個紈絝,如何到了京城還能這般潔身自好?

文親王嘴上不說,心裏卻有了想法:

看來當務之急還是跟陛下早日生個孩子,才能斷了那廝的心思!

反正如今什麼太上皇、貴太妃的喪事都已經忙完了,住在行宮的周太妃和五公主也已經接回了京城辟府另住,先何皇後的骨灰已經由何總督父子迎回中南道安葬,就連毒殺何皇後的張妃都已經按太上皇旨意殉葬了。

宗室那幫人如今也自知理虧老實得很,更有袁伯、謝遠、黃平、許家父子、周太妃娘家兄弟侄兒等老將新貴忠心耿耿地守著四方土地,當初阿寧親自去給他們主持婚禮的長公主和鎮國公更是連女兒都生出來了,想一想,短時間內,阿寧似乎也沒什麼大事可忙碌了。

對了,前頭慈寧宮那邊有人來報,說太皇太後這幾日更是糊塗得厲害,口口聲聲喊著長公主那位過世多年父王的名字,想到一旦她老人家過世,阿寧便得守孝,雖然作為皇帝也隻是意思一下,三九二十七天就差不多了,但…前幾年確實可說是有意不生,後來這一年多卻早就不避了,如何阿寧到現在還沒有動靜?

偏偏這許老弟還整天跟著阿寧出入!

大相國寺那個倒是不足為慮,畢竟都是六根清淨的出家人了。

想到此,深有危機感的文親王覺得,還是跟皇帝提一提,兩人努努力,早日開花結果吧!

被自家夫婿這些天晚上異乎尋常的“努力”和期期艾艾的話給提醒了的皇帝,也是反應過來了:是啊,陳婉清那家夥女兒都有了,自己也早就沒采取規避措施了,按說怎麼著也得懷上了吧?沒看白丁香和白流蘇姐妹倆都已經生了五個小子了,整整五個啊!

而且上次陳婉清還跑來跟自己說,她家阿濟弟弟也已看好了姑娘,過陣子就正式下聘了,別到時成了親也跟他姐姐似的很快就有了孩子,阿濟當初可是個小蘿卜丁啊,他竟然也要趕在自己前頭了?

不行!皇帝自認自己各個方麵都很出色,這種事情上也不能落人後,怪不得袁伯前幾日嘮叨說宮裏太冷清了!

說幹就幹,皇帝便開始不斷地宣長公主進宮,把個還在哺乳期的陳婉清給整得叫苦連天:“皇上,要麼您直接把丁香她們叫來問吧?還有我都跟你說了,她能一胎生倆是因為西門家的基因遺傳,跟她會不會生沒關係!”

“我跟宜江怎麼…就是尋常夫妻該做的事啊!哎呀你別問細節了,沒什麼特別的,真的!要我給你發誓嗎?”

“這種事都是看緣分的,有的人成婚數年沒有孕,但後來就接連生了好幾個,放心,最重要的是心情要放鬆,不要老想著這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