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淩襄二人坐定棋盤前,高瑩玉默默站在淩襄身後。
“小友不必擔憂,老道雖是修仙者,唯獨對棋藝一道難以明澈,棋力多年不見進境。小友既然能高中探花,必是機敏聰睿之人,不必擔心一定勝不過老道。”正德道人見淩襄微現戚戚之意,出言安慰道。
“還望道長手下留情。”
第一局開始。
正德道人持白子先行。開始時,淩襄對正德道人心存恐懼,待十數子已過,心下對於正德道人的棋藝水準已了解了大概。正德道人的確不是棋道高手,其棋力遠遜於自己的授業之師翰林學士劉宏基。劉宏基是淩襄會試主考官。淩襄本善棋藝,會試後,曾拜訪過劉宏基,隨其修行了五六日的棋藝以鍛煉心境。劉宏基素來癡迷黑白子之道,乃當世大齊第一國手,兩年前曾以絕高棋藝大勝前來挑釁的趙、魏兩國國手,聲震整個蒼南。淩襄雖然所學其藝不久,可實在已然得窺其棋道精義。
第一局:黑方:淩襄;白方:正德道人;共二百二十六手,白勝六子,正德道人勝。雖然首局敗北,淩襄卻是心誌大起。
第二局開始,淩襄執白子先行。
黑白雙方一起始便纏鬥極烈,中間更無一子餘裕。初時,正德道人初時從容不迫,不久他思考的時間越來越長,下子之時時有踟躕。到了中盤階段時,黑白雙方之勢已是勝敗仿佛。淩襄棋風互轉,不再糾結於纏鬥,隻著眼於大勢。正德道人勉強應對,中間竟被淩襄數度得手。
第二局:黑方:正德道人;白方:淩襄;共三百一十七手,黑勝二子半。再次戰敗,淩襄卻是信心愈益滿滿。
“小友棋力果然不凡,老道險些陰溝翻船。老道對小友的第三局實在大為期待。”正德道人眯眼道。
“老道長承讓了,晚輩也是勉勵應付,第三局,還請道長手下留情呀。”淩襄謙虛道。
第三局開始,正德道人持白子先行。
淩襄一開局即將自己所領會之劉宏基的棋風內涵演化實施出來,開局棋風走清,讓習慣了纏戰鬥狠的正德道人極為不適應。到了中盤階段,正德道人已是在勉力應對。
到了第七十九著時,正德道人捋須苦思良久,沉吟道:“這一子嗎?斷又不能,連也不妥,衝是衝不出重圍,做活卻又活不成。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大勢已去,大勢已去也。”他手中拈著的一枚白子隨即被扔下。
“小友棋力過人,老道認輸。”正德道人竟然棄子認輸了!
“道長過譽了。隻是,晚輩既然僥幸勝了此一局,那出穀一事,道長可是要踐行約定,送我二人出穀?”淩襄二人滿含期待地問道。
“哈,哈。”老道大笑兩聲:“小輩不必焦急,老道不是那食言而肥的下作之流,可是老道隻答應了你贏一盤,老道送這位姑娘出穀,卻不是送你二人出穀。”
淩襄二人聞言一呆,細細回想,果然老道所言非虛,他確實隻是說過可以送高瑩玉一人出穀。
“我二人一同到此,怎可不一同離開?”高瑩玉先開了口。
“老道尚有一事需要這淩小友幫忙,待事情已畢,老道自會把淩小友安全送出此穀,小姑娘不必太過擔心。”老道淡然說道。
“幫忙,幫多久?”高瑩玉問道,此時淩襄亦是眼巴巴地望著正德道人。
“一炷香,一兩日或者一二十年,就看這淩小友機緣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