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襄聞言一愣,隻見一旁的張仁吉也是拱手言道:“仁吉一生之誌便在新政之上,今日大誌難酬,偷生無益,仁吉謝過淩兄弟。”
高璿沒有言語,他堅毅的眼神卻也被淩襄讀懂。
再看向朱雨時,隻見他拱手說道:“早就聽說過淩襄前輩是早小弟一科的棟梁大才,小弟今日得見前輩,足以告慰平生,小弟已決議要陪著幾位前輩同僚一同赴死。這裏也謝過淩襄前輩了。”
淩襄還想要再勸幾句,高璿卻開口了:“從古至今,新法新政無不是由流血犧牲而成,今日齊國新法雖敗,也需要我等四人的鮮血為之書寫一個結尾。淩兄弟好意我等銘記,今日我等有幸見到傳說中的修仙者,良足告慰平生。惟願來生我等也有機會得登仙途,隻是此生我等福薄,不能親眼看到淩兄弟施展移山倒海的神通了。唯祝願淩兄弟仙途永繼,得享長生。”
聽得此言,淩襄心中波濤洶湧,一時竟然無法言語。沒有想到在修仙者眼中卑微的凡人生命原來也可以有如此光輝,為了理想和誌向可以燃盡一切,那麼對於已經有幸踏入仙道的自己,又當如何?
這時,朱雨時指著地上的付潤,說道:“付潤此賊乃是新法夭折的頭號罪人,淩襄前輩可否將此人滅殺,也算是為我等送行了。”
淩襄收起心中波瀾,說道:“淩襄已非世俗中人,打殺凡人乃是大忌。不過,淩某已將此人心智毀去,他來日醒轉過來也是一個癡傻廢人。”
朱雨時臉現意思歡喜之色,說道:“這樣更好,讓此賊生不如死,甚好!”
熾熱的太陽炙烤得眾人汗流浹背,卻無法阻擋眾人看殺人,湊熱鬧的熱情。當那四個人被擁上高台時,眾人爆發出一陣歡呼。大多數人其實不清楚殺的是什麼人,隻是他們想看到鮮血,並為之歡呼。
“人犯可願懺悔罪行?”主刑官第一次問道。
“我等無罪可悔!”四個人大聲回答。
鍘刀第一次落下,鮮血飄灑中,圍觀眾人大都歡呼雀躍。
“人犯可願懺悔罪行?”主刑官第二次問道。
“新法萬歲!”活著的三個人齊聲回答。
鍘刀第二次落下,圍觀之人隻有少數還在拍手叫好。
“你二人可願懺悔罪行?”主刑官第三次問道。
“世家賊子必亡!”兩個人恨聲回答。
鍘刀又一次落下,圍觀之人已然間肅穆無聲。
“高璿,念你也是高姓皇族,懺悔即可免死,高官厚爵不少。”主刑官又開口說道。
“君子不悔,大齊萬歲!”最後一顆頭顱落下,圍觀之人已是徹底的沉默無聲,隻有一聲聲低沉的歎息。
遠處的角落裏,淩襄沉默地看著這一切,待結束後便默默地離去。
日落山關之時,在淄陽之南的眾山中的一處風景秀麗的山坡上,一名身著淡藍色錦袍的青年正站在一座頗為宏偉的墓葬之前,腳下還有燃燒將盡的黃紙。
佇立良久之後,那銀衫少女的身影終於在淩襄的心中徹底消散不見。回首離去,淩襄的心境卻已如鋼鐵般堅定。世俗的理想,世俗的驕傲,世俗的情誼,在此刻徹底遠去。榮辱百年,皆如雲煙,山河可變,滄海桑田,唯有大道永存,淩襄的道心從來沒有如此時般堅固如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