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玘開門讓阿奴進屋,準備自己教她讀書識字,實際上,他也一直在做這事,隻不過以前的劉玘水平實在有些低,自己都沒弄明白幾成,何以教人?
《禮記》也被稱為《戴禮記》、《戴記》,是西漢禮學家戴聖根據孔子和學生的言論以及先秦禮儀,所編的一部典章製度選集,流傳千古。
後來“四書”當中的《大學》、《中庸》此時也在《禮記》其中,有五千餘字。
若起來,十萬字並不多,要換成後世的書本,也就一百二三十頁,不過由於是采用竹簡記錄,所以總共有二十餘卷。
要把其中的內容全記住並理解其意思,卻並不容易,因為此時所用的都是“原本”,也就是沒有任何人注釋的版本。
由於最早的篇幅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那時距離現在已七八百年,因此語言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文字和相關典故一般人並不懂得,自然就不大好理解話語的意思,這就需要用到注解。
但是,後世最常見的“鄭玄注釋”此時還見不到,因為鄭玄就是東漢末年人,他現在可能正在家中埋頭寫《禮記》的注解呢!
“妹,此乃是《禮記·聘義》,你先看一遍,然後再讀三遍,如果不解其義,直接問我就好,我去拿另外一卷閱讀!”
“諾!”阿奴高秀點頭,然後就開始閱讀:“聘禮……”
一句話還未讀完,他就轉頭對劉玘道:“兄,此處如何斷句呀?是讀‘聘禮上’,還是先讀‘聘禮’二字?”
劉玘一聽,心想,自己倒是大意了,這竹簡上麵根本沒斷句,阿奴絕不可能完整的斷句,自己要先給她通讀一遍才校
於是他在眾多的簡牘當中隨便挑了禮記中一卷放在一邊,然後又過來教阿奴:
“你跟著我讀,先把這一篇斷句斷好,然後再誦讀。朗讀通順之後,我再講解其義,然後你再背刷抄寫若幹遍,這一篇就算完成,用五六時間也差不多足夠。
這第一段應該如此讀:‘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貴賤也。
介紹而傳命,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質,敬之至也。三讓而後傳命,三讓而後入廟門,三揖而後至階,三讓而後升,所以致尊讓也。”
阿奴非常敏捷,劉玘把通篇文章給她讀過一遍之後,她已全記住了斷句,這其實並不容易。
“你記憶力真不錯,或許幾年下來,你就會成為一個鼎鼎大名的女才子呢!”
“阿兄可別笑了,你昨日還當著伯母妹愚笨呢!”
“我那是權宜之言,你可別當真,你快讀書,我在看幾卷之後就到院中去練刀、練箭!”
“諾!”阿奴笑著點點頭,隨後就開始朗讀。
“你這聲音太,毫無中氣,再大聲些!”劉玘拍了拍她肩膀。
阿奴一哆嗦,趕緊加嗓音提高了六分:“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