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都亭(1 / 2)

“想不到你居然還對楚辭有研習,佩服!”張邈有些激動。

李尚未學過楚辭,忙問道:“孟卓兄,弟少文,不知能否介紹一下此詩好在何處?”

張邈點點頭道:“好,我就簡單點評一下。此詩仿自楚辭,然又極具新意。詩借美人比喻自己懷才不遇,傷己徒抱奇才,首二句自矜,中四句自惜,末二句自慨,音促韻長,言辭華美,堪稱上等佳作,一般人斷然寫不出來的!”

張邈大家讚賞一番,讓李尚等人均驚訝無比。他在評價完這首詩之後,又想展示自己的才華,便接著道:

“自屈原之辭賦開始,便以美人香草比喻賢能之士。《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二神,其遊蹤大致在沅、湘一帶,《湘夫人》篇中贏聞佳人兮召予’句,以佳人指湘夫人。

此詩中的前四句,其構思用語,大約即從《湘君》、《湘夫人》篇生發而來。從《離騷》雲:“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詩末二句又是從它們脫胎而出……”

張邈完以後,李尚睜大了眼睛望著劉玘:“佩服!原來劉郎一直埋頭研究經學和辭賦……”

劉玘依舊笑著客氣幾句,未敢多言。

隨便你們怎麼吧!

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我就隻有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當然是舒適地生存,第二個目標就是振興漢室。

現在,我要努力完成第一個目標,避免黃巾之亂到來之後自己拋屍荒野、充填溝壑。

……

質契完成之後,還必須要經過市吏簽字畫押,此時的市場管理很嚴,從物價到稅收都有嚴格管理,稍大一點的買賣都要訂立契約。

契約約定半年贖回,利錢兩萬,這已經是很低的了,當然劉玘對於是否贖回弓,沒什麼太大興趣。

一切辦完,幾人與張邈告別,就來壽張都亭歇息,準備參加王嗇夫的晚宴。

壽張縣都亭麵積很大,是一個近千平米的大四合院,房屋近三十間,花園樓閣一應俱全,很有些氣派。

秦漢時期的“亭”,大致屬於派出所與招待所、郵政所三合一機構,主要的職能是治安捕盜、傳送文書、接待官吏食宿。

如今的亭,均為“佐史”級吏,月俸八斛,低於鬥食,西漢早期的一百二十石的亭長早已消失。

亭一般由一名亭長、幾名亭卒(求盜)組成,部分交通幹線上的大亭可能會有一名亭佐,亭佐也是月祿八斛。

壽張都亭因為任務繁重,不但有亭佐,亭卒也有十二人,當然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郵遞文書、招待食宿,維護治安倒是變成次要任務,因為縣衙另外還有求盜若幹。

亭舍雖然主要供來往的官吏及隨從食宿,然百姓也是可以食宿的,隻不過官吏優先而已。

而且亭舍是憑“傳”、“公驗”食宿,“傳”是官方發的一個出使憑證,有他可以免費食宿。

而“公驗”是百姓住宿以及出關、津必帶之物,相當於現在的身份證。

李尚盡管是吏,也不具備免費食宿資格,何況他還尚未正式就任。

王佑未邀請李尚,李尚隻得與阿奴一起花錢就餐,劉玘現在自然不在乎一頓餐錢,他也沒有打擾亭長,而是花了七十錢給二茹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還給李尚買了一鬥酒,一鬥酒十錢。

一切辦完之後,王佑與縣令楊景、何縣尉、高縣丞、許功曹、王書佐等人一同剛好到來,李亭長、趙亭佐也出來迎接。

劉玘與他們一一見過後,楊景帶著眾人來見於督郵,要請他一同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