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傳言(1 / 2)

古人非常喜歡繪畫,漢代人同樣如此,畫工在漢代也非常受尊重,皇宮有專門的畫室,畫工待遇優厚。

不過,由於此時紙尚未普及,因此尚未有人用紙作畫,大多是用帛素(絹帛)、木牘。

繪於帛素之上就是帛畫,這也是最為常見的;或者幹脆就繪於牆壁、石壁上,也就是壁畫。

另外就是繪在衣服之上,這在王公的高檔衣物上很常見,嚴格這也是帛畫的一種。

劉玘便取過來隨身攜帶的幾尺帛素,問吳裏魁要了筆墨,然後鋪在案幾上開始繪畫。

由於事先沒有準備朱砂、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所以就隻能用墨做簡單的素描。

這種人物肖像畫當然簡單,也就兩三刻鍾,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畫就出來。

“晚輩獻醜!”劉玘停筆。

王堂在一旁讚歎道:“劉郎筆法嫻熟,畫作極為傳神,此畫堪稱上等,有時間,鄙人也想求一幅大作!”

“嗯,比之東平王府中壁畫也毫不遜色,真是難得!”魏元也笑著點頭,他早些年當過鬥佐史,曾去過王府。

李尚對於劉玘突然間學會了繪畫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劉郎,想不到足下竟然還工於繪畫,足下何時學會的?從前我怎未見足下畫過?”

“我早些年偶遇一行者,他教了我一些作畫的技巧,我便在家用石板練習,畫作醜陋,也不敢拿出來獻醜,今日鬥膽,讓諸位見笑!”劉玘隨意對付過去。

旁邊吳裏魁一看晚餐的時候未到,急忙道:“劉郎,家母已七十有三,不知可否替家母也留影一幅?”

“當然可以,帛素我這裏倒沒有了,足下得自備!”劉玘笑道。

“理所應當,人馬上就去準備!”吳裏魁見劉玘答應,忙去張羅了。

這邊,劉玘落款署名蓋印,然後交與魏元。

魏元雙手接過:“多謝劉郎,這畫資改日奉上!”

劉玘微微一笑:“前輩客氣,晚輩習作而已,哪裏敢取分毫,此畫是晚輩送與前輩的,前輩不嫌棄晚輩已很感激了!”

“那就多謝足下!我聽聞皇帝正準備籌建鴻都門學,足下琴棋書畫皆通,又通經史,何不上鴻都門學就讀?

聽,今後從那裏出來就是四百石、六百石吏,何苦在此做的鬥食吏?”魏元道。

旁邊李尚一聽,忙道:“劉郎,我前些日子曾提醒過你,你可得放在心上,到時你若發達了,我也好跟著沾光呀。

再,你是宗室,肯定比人家還要高兩等的,人家六百石,你就應該一千石!”

劉玘笑著搖搖頭:“我技藝淺薄,哪能和名家高士相比?再,該學名額有限,需各郡國舉薦,每個郡國也就一二人而已,有機會輪得到我?”

魏元道:“話雖如此,不過有機會總得爭取,足下有大才,又有質寶弓葬人之義舉,可舉孝廉,鴻都門學自然不在話下。

改日我與縣老以及幾位鄉老商量一下,聯名向李國相舉薦足下!”

劉玘急忙擺手表示拒絕:“三老,晚輩才疏學淺,絕對不敢有舉孝廉之念,此機會還是讓與他人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