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算盤(1 / 2)

出了監牢之後,但見空之中烏雲密布,刮過一陣風之後,淅瀝瀝下起了雨。

劉玘按禮節去都亭看望王允,得知王允昨夜飲酒過量,加之可能看見上下雨,因此現在並未早起。

高縣丞已在此處候著,準備相陪,劉玘也沒什麼事,便離開都亭,趕往計掾曹辦事公舍。

隋唐以前的郡丞、縣丞一般都沒有多大權力,大多數隻是備位而已,迎來送往反而成了他們的主要工作。

因為他們上有長官下有各曹,縣丞還趕不上分管治安的縣尉,盡管他們地位略高於縣尉。

高縣丞看著劉玘當上了五官掾,他甚至有幾分羨慕,盡管自己是三百石長吏,可士人是很鄙視這些縣丞、縣尉位置的,除非是雒陽縣的丞尉。

劉玘剛騎馬走出都亭不久,想起先前加工的算盤還未取回,於是就上木工處取回算盤,然後趕到寺署曹舍,準備對上報的賬簿和文字進行核實整理。

魯安與孫勃二人非常盡力,這些日子主要是他二人在忙,當然,有了劉玘的指導,他們幹起來更加順手,隻是事務性的工作比較繁瑣而已,並不需他們決策。

二人正在進行彙總,隻見那大案之上擺了很多算籌,這是此時的主要計算工具。

現在的算籌,是直徑為一分(0.23cm)、長六寸(13.86cm)的圓形竹棍,以二百七十一根為一“握”,這是當時的統一標準。

算籌除竹籌外,還有木籌、鐵籌、玉籌和牙籌,當然還有盛裝算籌的算袋和算子筒,總之和學生上一年級數棍子差不多。

算籌的數字表達方式是橫式和縱式兩種,也就是將木棍橫著放或者豎著放,每一根表示一個數字,一直到“5”。

T或⊥表示數字“6”,橫著或者豎著加棍子一直到“9”,這就是當時最主要的計算方法。

用算籌計算有很多的缺點:容易出錯,而且速度很慢,也無法還原計算過程,完成一些大量的計算,需要成百上千的人參加,工作量非常龐大。

據楊景,現在京城雒陽,算術和文大家-----郎中劉洪已發明了一種珠算法,速度比算籌法快了若幹倍,目前剛剛處於推廣鄭

二人過來行禮見過了劉玘,劉玘看著大案上擺的密密麻麻的算籌,皺了皺眉頭,然後道:

“請把這算籌撤下去,我這裏有算盤,就由我負責計算核實,孫佐報數,魯佐計數,爭取一個時辰把所有數據核實完成!”

啊?一個時辰?這怎麼可能?

看著二人疑惑的目光,劉玘把算盤往案上一放:

“這是我前些日子做的算盤,非常好用,爾等毋需疑慮,盡管按我的話做即可!”

“諾!”二人一聽,急忙叩首。

隨後,他二人便按照劉玘的安排,拿開了所有的算籌,把那賬簿搬了過來,磨好墨之後,便開始分工合作,核實統計賬簿。

“孫佐讀數之時盡量慢一些,好讓劉郎聽得清楚!”魯安對孫勃進行了提醒。

“諾!”孫勃點點頭,他的身份是魯安的徒弟。

接著,孫勃拿起一卷木簡就開始誦讀:“仁德鄉,戶三千一百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