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曾經是一個乞兒(1 / 1)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十一歲經曆的那種饑餓的感覺,那種感覺是在我後來長大成人的日子裏仍然縈繞著的我的噩夢,刻骨銘心。

我叫流水,這是那個叫展風的男子給我的名字。

遇見他之前,我是無父無母,終日需要上街乞討的孤兒。富人家的房簷,破舊的寺廟,廢棄的民宅都曾是我遮風擋雨的“家。”

那天,一位麵善的夫人看我年紀小可憐我給了我兩個肉包子,而在夢裏時常出現的肉包子,彼時竟然真實的出現在了我的麵前。因為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吃過肉包子。就是後來那位好心的夫人離開了我都沒有察覺到。

因而也忘記了謝謝那位好心的夫人,隻是在今天的我看來,那個夫人的出現,確切的說帶著兩個包子的出現,是對還是錯呢?

直到我清楚的意識到我可以吃它們時,一群同是乞兒的男孩子們搶走了我的食物。

我努力的跟他們去爭、去搶,去奪,奈何勢單力薄。所以在他們勝利的歡呼著強者的成功之時,我第一次倔強的留下了眼淚。

那個時候的我就發誓,絕對再也不讓自己餓著,無論采用什麼樣的手段。去偷,去強,去奪。所以不要覺得那是不道德的,當你快要餓死了的時候,是沒有道德底線的。

從那之後,我就真的沒有在挨餓過,因為我總是能有東西吃。即是沒有要來食物,也總能在別人那裏搶來東西,哪怕他是孤殘的老人,抑或病弱的孩子。

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我廉恥,所以請原諒一個孩子的悲哀。

在那時的我看來,弱肉強食才是生存的法則。當然,我不恨那天那些搶了我肉包子的孩子們,因為他們讓我成長,相反的,我卻還是感激他們的。

我從記事起,其實是有養父的。他叫米飯,是一名資深的老乞丐。他沒有娶過妻子,到老了內心孤獨想要一個人作伴,所以就有了我。這其實也是我後來自己揣測,因為他隻是窮,而不是傻,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可是在我八歲的那年冬天,病種的米飯冬眠了,再也沒有醒來。我就成了徹底的孤兒。

我隻是曾經米飯的女兒,米粒。失去米飯的米粒在欺淩中慢慢成長著,如果當時的米飯還活著,我肯定不會被奪走那兩個肉包子的,米飯會趕跑那些欺負我的男孩子,我也會和米飯分享的肉包子。

不過,我如果得了那兩個肉包子,我可能就會失去以後更多的肉包子。那些文人不是常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萬事都不能看表麵的。

直到有一天,我又一次因為挨餓而搶奪食物被人圍攻了,但是那一次的人真的好多好多,以至於我到最後都沒有了知覺,隻依稀的記得一個人影在一旁觀察著我的狼狽模樣……

當時我已經沒有了痛的感覺,隻是覺得有些惱怒,畢竟被打的時候被人欣賞真的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