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耿耿於懷(1 / 2)

張曉東和楊寞、馮永江三人,在周五的晚上,為蘇蕊慶祝生日,之後,便相約第二去寶城附近的景點遊玩一番,最後選來選去,定了去市中心的人民公園。

四人在公園裏逛了許久,索然無味,最後便往湖心島而去,在島上的時候卻是發現了一個“水洞魔窟”,幾個人便是興高采烈的買了票,前去探險。

原本進去魔窟之前,大家都是信心滿滿,進去玩這個遊戲也就是想娛樂一下,但是出來之後才發現,就在魔窟之內的短短十幾分鍾的時間裏,大家卻真像是到那恐怖的陰曹地府走了一遭,渾身發冷,心有餘悸。

出來以後,大家看著外麵這耀眼的太陽,晴朗的,和煦的風,才發現這些平日裏不曾注意到的景色和事物,此時都透露著由衷的親切,有種特別溫暖的感覺。

幾個人離開公園時,張曉東、蘇蕊和楊寞還感覺好一些,但馮永江卻是仍舊臉色蒼白,對當時在水洞魔窟裏發生的一幕,一直難以忘記,耿耿於懷。

事實上,自從事情發生後,他一直很鬱悶,他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那麼多人,偏偏自己會中獎呢?!

其實,那個時候發生的事情,又有幾個人的清楚呢?!

就張曉東來,在關鍵的時刻,他甚至打算豁出去了,麵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他那時候的想法是:不管發生什麼,即便自己受傷害,卻是要保護蘇蕊不受傷害。

然而這些,蘇蕊是否又能感受到呢?

而蘇蕊,在害怕的時候,有張曉東在她的身邊,嗬護他,保護她,也當真是對當時那泰山壓頂般的恐懼,沒有絲毫的感受吧。

她心裏但願沒有留下什麼陰影就好。

楊寞則是一個比較心大的人,那雖然沒有遇到鬼差,甚至在上岸後自誇運氣好,但顯然,當時心裏壓力也是有的,畢竟在那樣的氣氛下,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最後的馮永江則是這個冒險遊戲裏麵,唯一中招的那個人,來也奇怪,這麼多人,偏偏就他被鬼差給撲在了身上,至今見過那副場景的人,包括張曉東在內,都是心有餘悸,更不要當事人本人了。

而且從當時魔窟內那一聲撕心裂肺的吼聲來看,那一瞬間,他真是被嚇得夠嗆。

估計一時半會,他的心裏陰影是肯定會存在的,隻能後麵自己慢慢化解了。

從公園出來之後,大家都是沒有話,默默的走著路。

在這種情形下,氣氛很壓抑,這時便有人提出了去唱歌,幾人於是一拍即合,相約一起去KTV。

畢竟有好久沒唱了,正好也是去重溫一下舊日的風采。最重要的一點是,借此機會也算是給大家解解壓了,尤其是馮永江,心情不是很好,確實也是需要放鬆放鬆。

***

張曉東隨即拿出手機,查看附近的可以唱歌去的KTV。

KTV的前身是考拉OK,而中國原本是沒有什麼卡拉OK的,據,卡拉OK是亞洲饒發明,由日本傳入港台,繼而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中國大陸。

是“橫掃”,這並不誇張,以前國內並沒什麼象樣的娛樂生活,那個年代的年輕人,都要拎著磚頭一般的錄音機,然後三五紮堆,找個角落大跳迪斯科。

後來出現了卡拉OK以後,便在中國大火起來,成為了十分流行的娛樂方式。

而卡拉OK是首先在日本出現的,它是將預先錄製好的音響資料在卡拉OK設備、電視、電腦屏幕上放映,人們可以一邊欣賞影像,一邊跟著播放的音樂和字幕演唱。

“卡拉OK”能通過聲音處理使演唱者的聲音得到美化與潤飾,當再與音樂伴奏有機結合時,就變成了渾然一體的立體聲歌曲。

這種伴奏方式,給歌唱愛好者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愉悅。

因此,這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或者掩蓋歌唱者音色不足的娛樂方式,甫一出現,便受到大眾的歡迎。

1996年以後,隨著酒吧、D廳等更豐富的娛樂方式的介入,卡拉OK失去了原來一統下的地位,娛樂場所的門牌上已經少見這四個字了。

再後來,卡拉OK慢慢的退出了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便是KTV。

KTV可以是一個型的唱吧,在裏麵人們可以跳舞,可以唱歌還能喝酒,對於型聚會是第一選擇。

不久,張曉東便在手機上查到了一家名為“星空”的量販式KTV,距離幾饒位置並不遠,價格也很實惠,是那種團購費模式,幾個時也就幾十元。

而且從網上的實物展示圖片來看,內部環境也是很不錯。

張曉東把手機上查到的圖片信息拿給蘇蕊看,她看了幾眼,覺得還挺好。

楊寞和馮永江都是完全沒意見,隻要能唱歌就校

大家意見統一,幾個人旋即出發,欣然前往“星空”KTV。

路程不算遠,四個人打車在路上走了大概二十分鍾,不久,車子便停在了一棟高樓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