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風雲突變(1 / 2)

根據中石油官方渠道消息,17日下午,中石油宣布了寶城石油裝備這家國企總經理、副書記調整的決定:

“張冠軍同誌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裝備板塊副總經理,免去其寶城石油裝備公司總經理、副書記職務。

郭厚亮同誌任寶城石油裝備公司總經理、副書記職務,免去其海城石油裝備公司總經理、副書記職務。”

在絕大多數石油鑽探領域,寶城石油裝備屬於國產鑽機裏麵的龍頭老大,但對比南陽石油裝備、宏華石油裝備這兩年的營銷投入,寶城石油裝備在國際化的市場占有上顯然沒下足功夫。

隨著全球化社會的來臨,石油裝備購買人群也在發生變化,但對於成本高也高定價的寶城石油裝備來,這樣的轉型之路更加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中石油集團公司對寶城石油裝備的一把手進行變動,無一進一步增加了寶城石油裝備未來變革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

***

人們常,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寶城石油裝備剛剛經曆一把手的換帥風雲,導致公司員工人心惶惶,然而,這件事情還沒有結束,卻發生了更大的變故。

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自2014年6月以來大幅走低,截止12月末,累計下跌幅度超過50%,布倫特原油一度跌破60美元,美國原油期貨價格達到55.84美元桶,創五年以來的最低。

一時間,關於油價下跌的原因,世界各國眾紛紜,卻無一定論。

那麼,油價為什麼下跌呢?

首先我們來看石油話語權的問題。根據2011年數據,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約為億桶。

根據2013年數據,石油儲量排名前十的國家依次是:委內瑞拉、沙特、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俄羅斯、利比亞和尼日利亞。

此十國共探明儲量約億桶,占全球比重90%強。

再來看石油生產,根據2014年估算數據,全球日產原油8500萬桶,產油量排名前十的國家有俄羅斯、沙特、美國、中國、加拿大、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委內瑞拉、墨西哥,他們的產量占到全球份額的約68%。

在儲量和產量上都位居前十名的國家有,沙特、委內瑞拉、俄羅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和阿聯酋。

對國際油價有巨大影響力的主要是美國、沙特、俄羅斯、加拿大。

伊朗一直遭受國際製裁,沒有能力掀起風浪;伊拉克百廢待興,而且被美國控製;委內瑞拉石油工業還沒有徹底成型;中國太依賴進口;而其他國家實力稍遜一籌。

油價在今年年初開始下滑的原因包括:

第一,美國頁岩油氣革命漸入佳境。美國石油消耗占全球比重為25%左右。盡管人們對“頁岩油氣革命”的影響力甚至是真實性眾紛紜,但數據顯示:20**年到20*3年,美國頁岩氣年產量由117億立方米上升至3025億立方米,已占到該國然氣總產量的44%。20*3年美國每日開采350萬桶頁岩油,這使得美國石油產量從20*4年開始增長了56%。20*4年,美國已經從一個石油淨進口國變成了一個石油出口國。

而就在20*3年,美國每還要進口770萬桶石油,接近全球日產量的10%。大買家美國對進口石油失去了興趣,市場上的石油量卻沒有本質變化,石油價格自然下跌。

第二,新興國家經濟調整。通過20*1年到20*2年的相關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這幾個較大的新興經濟體每消耗的石油,大概相當於全球日產原油的26%,中國就占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