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楊晨光的抉擇(3 / 3)

是啊,分手吧,一個人也挺好的!

***

陳青儀失魂落魄的被父母拽回了四川老家,而隨後當她收到楊晨光的分手短信是,她嚎啕大哭起來。

她曾經真的以為,即便自己的父母一時不同意他倆交往,隻要他們兩個人一起堅持,父母總會鬆口的。

但她沒想到的是,楊晨光已經對她的家庭失去了耐性,對他的父親容忍到了極點。

他認識到即便將來排除千難萬難,然後與陳青儀在一起了,她的家庭卻始終也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與其將來再生爭端,還不如趁早結束吧。

原來如此啊。

張曉東聽完了楊晨光的訴,原本準備好的許多辭,頃刻間卻是一句也講不出來。

因為他想到了他們分手的千萬個理由,卻沒有想到是這樣的一種理由!

讓將來的孫子跟女方的姓,虧他們想的出來!

***

華燈初上,夜色降臨,張曉東和楊晨光兩個人坐在燒烤攤前麵,兩饒麵前已經堆滿了啤酒瓶。

兩個人常常是不上一兩句話,就抓起眼前的酒杯一飲而盡。到後來,幹脆一人一瓶酒,直接舉起瓶子喝。

酒,有的時候真的是一種好東西,它可以讓人忘記憂愁,忘記煩惱。

在你失落的時候,你能借助酒精,想起很多人很多事很多過往。

人活的都不容易,活的很脆弱,平時隻是逢場做戲,夜晚麵具後的那張臉才更真實,也更讓人陌生。

在這樣一個微風沉醉的晚上,在熙熙攘攘的夜市上,兩個喝醉酒的男孩,為了他們各自心中的女孩,沉醉在這無邊的夜裏。

***

我國的酒文化曆史悠久,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喝一點,自古英雄都喜歡喝酒。

酒這個東西,北方和南方都不一樣,與發達的國家更是不同,西方人更喜歡喝紅酒。某些時候,酒就是心情的表達,有的時候也是工作的需要,仿佛幹什麼事隻要有酒,事情都好辦了好多。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關公溫酒斬華雄,酒自古都是英雄人物豪邁性格的體現。

喝了酒的李白,寫出了千古詩句,可以沒有酒,他就不會成為詩仙。武鬆沒有那十八碗酒,也許不會趁著酒勁,打死了老虎,酒有時候可以壯權。

酒的文化太深奧了,對於某些人來,酒可以讓人變得更清晰這個世界,正所謂:眾人皆醉我獨醒。

現代人們也是比較喜歡喝酒的,朋友聚會時,高興撩喝點。找人辦事,又得喝酒,喝好了事也就辦成了。酒已經成為當代人交流之間必不缺少的一樣東西,它與生活緊緊聯係到了一起。

中國饒人情味很濃,可是為什麼要在酒上麵作文章呢?

酒的文化不僅僅用於平常的人與人之間交流,它還能讓人發泄出心裏的很多不痛快,傷心的時候想喝酒,高心時候還想喝酒。

酒能讓人麻醉,出自己的真心話,正所謂:酒後吐真言。

酒,包含了太多的真善醜惡。

然而,對此時的張曉東和楊晨光而言,喝酒是為了忘卻煩惱,是為了消愁解悶。

可是,正如俗語所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喝醉了,可能會讓你暫時的忘掉那些不開心的事,可是第二吐的滿地狼籍,頭疼欲裂的時候,該想起來的還是會想起來,所以,通過灌醉自己來忘卻煩惱,隻是徒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