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如今的酒量,已經慢慢鍛煉了起來,和柳萬泉喝了半夜,搖搖晃晃的,由幾個丫鬟陪著,回去了後院。
這一日,氣晴朗,藍白雲,是個出行的好日子,莊子後的廠房裏,也沒多人幹活了,燒磚九老,也抽空歇歇身體,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前頭莊裏的,米糧倉庫,卻是裏三層,外三層的堆滿了百姓,今,是收租的第一,
按照慣例,先由府裏的家生子奴仆,將所種之地,留下一年半的口糧,其他的全部上交,
這些奴仆家生子,不用怎麼操心,都是推著車,排著隊,一趟棠運過來,搬進去,
王可馨帶著丫鬟來轉了一圈,安排了先後順序,便回了府裏,柳萬泉帶著護衛們,在旁邊幫忙,司徒雲砂帶著凝翠,桃紅,和幾個賬房先生,坐在李鈺製作的八仙桌邊,登記,各家交了多少,
眾人忙於活計,也沒人搭理李鈺,李鈺也清楚,這每年一次的收租,就是家主露麵,和奴仆下人,還有所有莊戶的,見麵日,
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笑臉相迎,和每家人都熱情的打個招呼,幾句家常裏短的常話,問問冷暖就行了,
李鈺對這個差事,非常喜歡,走進群眾,能體察民情,還能和群眾打成一片,這種見麵越多,就越能讓莊戶們牢牢抱成團。
是以李鈺這幾,可不能偷懶,必須全程都在糧倉這裏呆著,李鈺今年別開生麵的,想了一個新點子,對於十二歲以下的孩童,和五十歲以上的老人,
每人發個紅包,一個人發十文錢,就當眾人對將來修造房屋幹活的補貼吧,反正一共才不到兩千戶,
就是孩兒和老人占據一半,也就幾十貫的事。也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不發紅包當然也沒人什麼,可是發了,就不一樣了,收買人心的事兒,
李鈺可是比誰都精明,自己一輩子都要靠這些人養活的,離開他們,自己狗屁都不是,這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李鈺比誰都清楚,想要基層百姓,真心擁護你,不用任何花樣技巧,隻需要一樣,你真心對他就校很簡單的。
李鈺是這樣想的,莊戶們,可計算不出來花多少錢,隻知道,需要很多錢,這老爵爺收留他們,又給地種,這新家主又給修造房子,這種事兒,曆朝曆代就沒見過,遇到這種地主老爺,那是八輩子修來的福份,
怎能不人人感激,這又給孩和老人發銀錢,那這麼多人,得多少大錢往外拿?這如何使得?
是以便沒人去要,不管是奴仆,家生子,還是莊戶,流民,難民,或者府兵,都不讚同家主這個安排,
還是李鈺生了氣,命令所有人都得收下,五個莊子,誰家也不能少了一個孩子的份兒,更不能少了一個老饒份兒,倘若,不收就是嫌棄十個大錢太少,
眾人才接受。不接受不行啊,這是郎君的命令,對郎君的話,沒人想著去反對,這也是封建王朝的好處了。再了,府裏拿出銀錢,給大家,怎麼還能嫌少?那還是人嗎?
於是,所有人奔走相告。到處都在歌頌家主的功德,就連柳萬泉都微笑的點頭,心裏不禁想著,這郎君到是和老爵爺一樣,心地善良,自己帶著家族,過來投靠,真是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