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直接砍頭就是,浪費什麼吐沫!
“哦?梁員外,你覺得何處不妥,且當麵來。”
“遵旨,啟奏陛下,先不那蕭統政績卓越,隻昨日長安縣之事。
一無查證,二無對質,單是憑借一些大臣,官員一麵之詞,就將一個朝廷命官,停職罷免,未免太過兒戲了些。
微臣以為,即便是蕭統治理疏忽,有失察之責,也該由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司,查證清楚。
再叫蕭統前來當麵對質,方能定奪,若是三言兩語,就去了他縣令一職,恐不能服眾也。
便是死囚,也要給他個辯解的機會,何況一方父母官乎?
臣鬥膽,奏請陛下,給那蕭統一個申辯的機會。”
李世民總算露出了一絲輕鬆的表情,點頭道;
“梁員外所言,也不無道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呀?”
“臣附議。”
“臣等附議。”
最先站出來的,都是一些吏部的官員,其後,三三兩兩的陣營,根據公道立場,也都表示了同意。
隻有盧,崔,王,鄭四家所有官員,都無動於衷,他們分別得到了消息,也都知道昨的事情。
對那幾個子侄的行為,雖也有些許微詞,不過,終究都是自己家族裏的,又豈能向著外人。
這邊還沒有成個子醜寅某,那邊程咬金又站出班來;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哦?愛卿今日也有奏本,罷啦,你也當殿來就是。”
“遵旨,臣要向陛下喊冤。”
“以愛卿之能,還有冤屈乎?”
“啟稟陛下,臣非是為了自己叫冤,而是為了親人也。”
完蛋了,這一事未成,那混世魔王就開始蹦躂,定是想要倒打一耙,這顛倒是非,逆轉陰陽,可是那匹夫,最擅長的事情了。
四姓家族一一派的官員,看見程咬金出來,都是緊揪著內心。
“你為何人喊叫冤屈,為何不叫他自己出來?”
“回陛下,隻因臣叫冤屈之人,未有入仕,也不過束發之年。
那孩子,就是臣的結拜大兄,已故藍田開國縣男之子,今藍田開國縣子李鈺。”
“嗯,他有何冤情,愛卿且來個詳細,也好叫滿朝文武,聽個明白。”
“遵旨,臣那侄兒,有貼身侍女兩人,昨日午時三刻,去往敬德家中赴宴。
回歸之時,侄兒李鈺帶著奴仆,逛街而去,便吩咐兩個侍女,原路回府。
隻因其子,長安城中無有房宅,便一直借住二兄秦瓊府鄭”
昨日,兩女回至二兄門外兩百步處,眼看就要到家,
卻不想,飛來橫禍,時有長安五霸,欺壓良民,喪盡良,於光化日之下,強搶民女。
非但如此,還要將兩個侍女頭上的金釵,銀釵奪取。
如此行為,將我大唐之律法置於何處?
那兩個侍女抵死不從,便既招來狠毒的毆打。
長安五惡霸,帶惡仆共計一十九人,將我侄兒那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侍女,丫鬟,打成重傷,
且還要當場打殺,如此沒有人性之事,可不就是怒人怨。
臣那侄兒李鈺,久等侍女不歸,帶了仆人,出府查看接應,
正好撞見惡人行凶,便救了下來,若不是這般,恐那兩個侍女,今日已經是死人了。
陛下有所不知,那兩個侍女,其中一個叫做林蓉娘。
他父親是大唐十六衛的府兵,征戰半生,如今解甲歸田,叔父七人,
為我大唐朝廷,就戰死沙場三人,如此忠烈之後,卻被惡霸欺壓至此,試問理何在,公道何在,我大唐律法何在?
臣懇求陛下,為那忠烈之後,當家做主,還他一個理公道。
臣……感激不盡,下府兵……兒郎,感激不盡,
下萬民……若能得一個朗朗乾坤,自然也是感激……不……盡。”
程咬金到最後,情動神傷,已是泣不成聲。
單論演技,李鈺若是看到,最多也就給他六分,
堂堂一衛的大將軍,為了一個府兵百姓之女,維護公道至此,又虎目含淚,耿直如此,必須八分。
“豈有此理,如此目無王法,將忠烈之後,竟欺壓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