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局勢緊張,當機立斷。夷男獲封可汗,建汗庭於漠北。
上書房裏,李世民轉到第三圈回來的時候,好像下定了決心一樣;
“得海,擬詔。”
“諾。”
李世民抬起頭看著房梁,聲音堅定有力;
“兵部尚書李靖,轉任刑部尚書,掌下刑事,督察各縣百姓次序。
再調杜如晦入兵部,主持兵部常務。
薛延陀首領~夷男,封可汗,準其建汗庭於漠北。
詔令各縣,廣置義倉,開始屯糧,以備不時之需。
限秋收前完成,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嚴懲不貸。
另,藍田縣子李鈺,獻出釀酒作坊一半份子,充實朝廷戶部,
有功,加封開國縣伯,封號忠勇伯,食邑七百。
以上,立刻發往中書,門下兩省,不得耽誤。”
宣趙國公,戶部尚書長孫無忌進宮,還有左右仆射,房玄齡,杜如晦,朕有要事相商。”
“諾。”
李世民坐在書房的太師椅裏,怔怔發呆,不知不覺就過了半個時辰,直到長孫無忌進來行禮,這才回過神來。
“無忌免禮,”
“不知陛下召微臣前來,有何要事,還請陛下示下。”
長孫無忌自玄武門立功,便青雲直上,以青壯之齡,就身居要職,掌管下銀錢之事,
自家妹子,又是一國之母,整日裏那是意氣風發,冠帶嚴謹周正,衣衫塵土不染……
“這是藍田縣子李鈺的書信,你先看看再。”
“遵旨。”
長孫無忌,彎腰接過,便打開書信,快速看了一遍。
微笑道;
“陛下,這李家大朗,倒也聰明至極,猜測穀糧要漲價,便想提前屯貨。
又不想花自己庫裏的,這便將眼睛盯上了各大世家門閥,前朝功勳的錢袋子,
當真是心思靈活,智慧超群。臣這戶部的尚書,做的還不如他一個剛束發的成童。
臣也是汗顏,無地自容,朝廷每次遇到銀錢危機,臣這個負責下錢糧的尚書,無有寸進之功,
倒是李家大朗,每每都能奇思妙想,將危機化解,臣,是又尷尬,又不得不佩服呀。”
“無忌不必如此做想,他那個腦袋和下人都不一樣,各種稀奇古怪的法子,一個接著一個,
像他那種玲瓏的,哪能隨便就能找到,便是這一個,已經是百年不出的人傑了。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最早跟隨朕,從不得勢起步,一直忠心耿耿到今日,又身負下錢糧的重任,乃是朕的股肱之臣,
他一個孩童,不過是想出些奇怪的思維罷啦,怎能與你這等重臣相比。”
長孫無忌聽得心裏暖暖的,這麼多年了,陛下一直記得自己的付出,不曾忘記,臉上洋溢著微笑,長孫無忌恭敬的回應;
“多謝陛下誇獎,不過都是分內之事罷啦,食君之祿,正當忠君之事,臣怎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之心,更不敢辜負陛下的期望。”
李世民麵色凝重的看著長孫無忌;
“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不過這書信,你可再看上一遍。”
這話一出,長孫無忌心裏立馬一震,陛下如此話,定是信裏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否則,何以叫自己再看一遍?
看來最近,自己的心性,是有些過於浮躁了,掌管要職這才一年,就如此這般鬆懈,以後還撩?
“是。”
收拾了心情,長孫無忌趕緊從新看了起來,這一次,他一個字一個字的看,生怕有何疏漏之處。
當看到,數月無雨,恐穀糧價格有變,計劃屯糧這句話的時候,長孫無忌也是表情十分嚴肅,
仔細想來可不是嘛,去年冬開始,到現在幾乎沒怎麼下雨,
往年的大雪,也無有一場,若是陛下擔憂的那些,真的出現,可是要惆悵死人了,
剛剛安定下來的微妙局麵,恐怕頃刻間,就要土崩瓦解。
長孫無忌如何不驚,趕緊從頭到尾,又謹慎的看了下去……
長孫無忌仔細的將手裏的書信,看了一遍,
除了將五糧液的一半份子,公開獻給朝廷之外,再無其他重要的事情,
這才將書信疊好,恭敬的放在書案上。
臉色凝重的道;
“陛下,微臣仔細想來,去年春夏兩季,多有暴雨,這物極必反,陽極而必陰,陰極而必陽。
暴雨過多之後,恐怕還真會有缺水的情況發生,去冬至今,幾乎是無雪也無雨。
此處,關乎下百姓身家性命,又牽扯朝廷大事,不可不查,需慎重對待……”
李世民點點頭,麵無表情的道;
“不錯,你的很對,民以食為,沒有了糧食收獲,一切都是虛幻的,不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