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敕書旨意
劉琪想了又想,仔細斟酌,若是回去繼續當官,先不是否對得起李家郎君的厚待。
隻自己無權無勢的,那寒門仕途之路,估計又是舉步維艱,何必再去趟那渾水?
還不如躲在這藍田一方,全家人其樂融融的過日子,也好過提心吊膽,生怕得罪這個,得罪那個的,
日日擔憂一個不對,就要被朝廷追究責任,罷啦罷啦,安安生生守著現在的美差,好過去長安城四麵受氣不知多少倍,想到了這裏,劉琪長出一口濁氣道;
“實不相瞞戴員外,在下已無心仕途,如今在東翁手下做個總賬房,輕鬆自在,不敢再想其他,恐怕要讓朝廷失望了。”
柳萬泉聽到釀酒作坊的總賬主薄,斷絕了入誓念想,這才放鬆了一口氣,複又將目光盯著蕭統。
李鈺當然是開心了,自己身單力薄,剛剛找到兩個人才,還沒捂熟,這朝廷就要來挖人。
心裏怎能舒服,聽到劉琪語氣堅定,這才心裏踏實,若是人家執意要走,自己還真無法阻攔,畢竟人往高處走,良禽擇木而棲,隻是這官麵上的文章,還是要做足的,李鈺開口勸道;
“兄長何以做此感想,大好男兒正當報效朝廷才是,入仕為官正是人臣之正道,又能光照門楣,何樂而不為之,還請劉兄慎重考慮。”
定下心來的劉琪,語氣堅定,態度不移;
“我意已決,東翁不必再勸,報效朝廷的事,愚兄也有做想,奈何才疏學淺,實在不敢耽誤了朝廷大事,還是做個釀酒作坊的總賬靠譜一些。”
李鈺假裝無奈的看著戴伯陽,又看著桌子上的三道敕書,開口試探;
“兄長,你看這如何是好,劉家兄長如此堅定,不如,就請蕭家兄長出山也可。”
戴伯陽一臉微笑的看著蕭統;
“蕭兄,不知尊下以為如何?”
蕭統見果然有自己的事,直接站了起來回道;
“好叫戴員外知曉,在下不敢隱瞞實情,當日我被罷官之時,就該背上阿娘,帶著妻妾兒女,遠歸千裏之外的川蜀老家。
是我家賢弟,心疼阿娘已近古稀之年,還要舟車勞頓,便將我全家接來藍田安置,
先是贈送新宅,後又送來一應所需,就差給我配幾個丫鬟,侍女了,又將作坊大事,托付我兄弟二人。
子步兄弟都知道報恩,難道我蕭統要做那違背誓言的人,至兄弟的產業不顧,去換取一身官服?
倘若如此這般,即便是他日高官厚祿,終究要背負著良心的譴責,時時不安,夜夜後悔。
與其那時悔之莫及,不如現在快刀斬亂麻,早下決心,將後患處理幹淨,還請員外受勞回報朝廷,恕難從命,統之罪也。”
蕭統的斬釘截鐵,完又向戴伯陽行了一禮。
戴伯陽不好生受,隻得起身還禮,複又追問;
“兄長可要想仔細了再,弟聞聽,兄長乃是漢初三傑之一,開國第一侯,蕭相的直係正宗,血脈後裔,兄長難道就不想,重現祖先的榮耀乎?”
蕭統既然想清楚前後,就拿得起放的下,聽問到祖先,便既爽朗的一笑,回曰;
“若不想恢複先饒榮耀,那是自欺欺人,可局勢如此,容不得我選擇。
今日信守諾言,顧全兄弟情義,便是百年之後,見了先人,我也要陳一番情由,辯解明白。
想必祖先也不會怪我的,再我蕭氏一族,也沒有斷絕香火,蕭氏正宗,還有一房兄弟有後,
統也有兩子,可寄托厚望,待我等子孫積累家業,厚積薄發,他日未必不能重現輝煌,至於我自己,還是安心經營釀酒作坊吧。”
柳萬泉大喝一聲站了起來;
“好,兩位高義,信守諾言,真大丈夫也,不過也不用後悔,我李家莊雖是鄉下,卻也是山清水秀,人情厚道之處,便是兩位今日的舉措,也不是當世唯一。
當年我家兄長,有諸多兄弟照顧,情義比金,激情一世,又笑談風雲,
我朝廷初定之時,我家兄長功成身退,攜縣男爵位而歸,放棄仕途前路,回藍田耕讀傳家,那是何等壯哉?
我家兄長在這藍田一方,那是何等的逍遙快活,兩位今日的舉措,未必就不是一個好選擇。
隻需安心下來,我家族長重情重義,他日的富貴,兩位大管事定是跑不掉的。
好生看待子孫,將來厚積薄發之時,恢複祖先榮耀的路,也會暢通許多,老夫生性耿直,快人快語,若有不妥之處,還請兩位大管事莫要怪罪才好。”
蕭統也朝柳萬泉回了一禮道;
“大統領的句句都是實情,統怎能不明事理,前來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