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弄萬把個西域良馬玩玩
長安城太子東宮,太和殿上書房內,李世民與房玄齡,杜如晦商量了一個多時辰了,內侍和宮女全部都被趕出來,隻留下君臣三人,連起居舍人都被請了出去。
“房愛卿,朕交代的愛卿可要上些心才是。”
“陛下放心,臣心中有數,不敢耽誤陛下的大事。”
“如此甚好,杜卿家,兵部還有什麼事需要注意的,愛卿可要仔細再多考慮考慮,不著急回複。”
杜如晦皺著眉頭,想了好大一會兒,這才道;
“啟稟陛下,其他的咱們君臣三人也都想的差不多了,如今之事,臣還擔心三點。”
李世民重重的歎了口氣;
“吧,朕的心裏也能猜到你要的,一點兩點,出來咱們君臣再商議一番就是。”
“遵旨,啟稟陛下,其一不是臣不放心李縣伯的本事,隻是所需要的數目太大。
臣以為,為穩妥計,不如等到李縣伯,將那什麼招商會,給弄的消停了。
咱們君臣,也看看具體入庫的數目,再做詳細定奪,如此才能確保萬無一失,請陛下明鑒。”
“準,愛卿所慮,正大光明,且是合情合理,咱們就等著他,橫豎不過一月的事兒。
如今下的門閥世家,豪門大戶,聚會長安的已經超過大半數,不用都是衝著五糧液來的。
雖有些還在觀望之中,但是朕相信,李大郎也會有所準備的,照他那性子,一定不會看著他們,上躥下跳而無動於衷。
他巴不得把所有大戶都圈進來,咱們不妨靜觀其變,看他還有什麼路數要拿出來,弄個清楚明白,才好決定下一步的動向。”
房玄齡杜如晦兩人,都跟著點頭,杜如晦手撫山羊胡須,沉吟著道;
“這二嗎,南糧北調,雖不傷關中,漢中,河南,河北的筋骨,卻也不算上策,皆因路途遙遠,消耗太大,運過去一鬥,恐怕路上就得耗費一鬥出去,又得需要不少的人力,和畜生,這……”
李世民本來就不輕鬆的表情聽了這話更加惆悵了三分,皺著眉毛久久不語。
他心裏也清楚這些,可是又有什麼辦法,朝廷現在的情況不但國庫空虛,就連糧草都是緊打緊,維持十六衛兵馬和邊關將士的溫飽都是頗為艱難,再想……談何容易?
房玄齡也忍不住了,直接看著杜如晦道;
“去歲不曾降雪,今年開春又雨水不夠,眼看著旱情已經不遠,北方重地之穀糧,可是萬萬不能輕動的。
南方調糧即便旅途遙遠,可至少南方糧足,消耗上一些,也能承受不是,能不動朝廷的根基,盡量還還是不要動了吧,唉……”
李世民也是頻頻點頭,杜如晦連忙接口解釋;
“我非是要動朝廷的根基,方才我在左金吾衛大營公辦,正好碰到秦大將軍的前院大管事秦英郡,進營稟報一些事務。
我便跟著聽了一通,那李大郎今日的一些言語,於我所想基本吻合,他的一點不錯,朝廷缺糧,可是下並不缺糧。
那些大戶裏,哪家不是存了三四年的用度,甚至有些門閥世家,糧倉存的穀子,吃上五六年也吃不幹淨的,咱們為何總是將目光放在南方,而不考慮這些?”
本來就鬧心的李世民,聽到世家多有存糧,黑著的臉更黑了,房玄齡趕緊咳嗽了兩聲打岔;
“克明兄的屬實,奈何世家門閥,哪能輕易的放糧出來,咱們還是另外想辦法吧。”
杜如晦就像沒看見李世民的臉色一樣,繼續滔滔不絕;
“咱們可以叫他們繳納銀錢的時候用少部分糧食頂上,如此雖錢財要少了一些,不過卻能節省出來許多功夫,大軍直接可以帶著糧草上路,豈不是要輕鬆了一些?”
房玄齡是讚同這個主意的,奈何都心裏跟明鏡一樣,陛下紅著眼睛盯著戶部的烈酒,為的就是能多換些銀錢出來,哪能鬆口,果不其然,隻聽李世民平靜的道;
“愛卿方才不是有三點嗎,這第三點,朕也想聽聽愛卿的顧慮之處。”
杜如晦心裏歎了口氣,知道這是不同意了,隻能繼續下去;
“陛下容稟,就是鹽巴上的事了,總用醋布,也不是個長法,且又是長途跋涉,若沒有鹽巴補充,別兒郎們了,
就是戰馬,牲口都力氣不夠,三軍將士體力不足,還未有開戰,就失去了先機,陛下不可不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