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醒醐灌頂授秘法(1 / 3)

第三百九十一章;醒醐灌頂授秘法

盧繼善對自家妹子兩次救火,很是感激投去溫柔的目光。

老司徒又忍不住嘮叨了一句;

“修身齊家可是老祖宗傳下來,千年不破的規矩,你若是上點心,能好好收拾收拾,李氏那種侍女,下人,你一樣可以培養出來。

不過,老是這樣上下不分,尊卑不分,還念想著做事順利功成,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是阿耶放心,兒這次一定要下狠心收拾好家宅內院,再那做官的事情。”

“孺子可教也,對了今還發生了什麼你且一次完,咱們再其他的事情。”

“是阿耶,回阿耶的話,那李氏二房的族長離去以後,我們一群人就在萬和大酒樓的門口,朱雀大街上閑話了幾句家常。

那博陵崔氏的三族老,曾經去那李家莊上住過一段時間,與那上一代的族長有些交情,是以對李氏二房的一些事情,知道的很是詳細,趁著酒興上來,便與我們了個大概…………”

盧司徒聽到那李氏的事情,麵露欽佩之色,由衷的誇獎著;

“根據咱們盧氏的族事記載,與當年咱們二房祖宗,親手寫下來的記事手劄,那過來藍田居住的那一代李氏祖宗,與我二房的族長也有過交情,兩邊都是熟悉的。

根據咱們二房祖宗的記事裏描述的經過,他們藍田李氏第一代族長甚是厲害,分家的時候,不要田地,也不在乎金銀絹帛。

隻提了一個古怪的請求,要挑選他們隴西李氏,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些軍奴的家生子奴仆。

當時這種不要求分田地的事情一出來,肯定是皆大歡喜,所以就任由他把那些軍戶奴仆的後人,緊著身體強壯的弄走了兩百多戶,此事幾方都是開心的。”

“阿耶,兒聽他們藍田李氏的奴仆有十九大姓,三四百戶呢,那李大郎那些家生子,從來都沒有分戶,分家您怎麼隻有兩百戶?”

“你別著急,聽老夫仔細來,剛開始他們藍田李氏,可不是二房的族長,

他們過來的第一代祖宗,隻是隴西李氏二房的嫡親次子,後來隴西那邊嫡親大子得了惡病去了,又沒有後代留下,這藍田李才繼承了那二房的族長之位。”

盧繼善恍然大悟,點著頭道;

“原來如此,難怪兒覺得不對勁兒,他們隴西李氏其他房全在隴西的地盤上,為何就這二房卻在藍田,原來是繼承兄長一家之主的位置呀,阿耶他們就不回去隴西了嗎,是不是那邊沒有他們產業了?”

“誰跟你的?人家那邊的產業好好的,老夫年輕的時候,遊曆下之時,還去借住過幾,

人家那邊也是一堆的房屋田地,還有奴仆下人,由大房族長給他們幫忙照看著,他們後來又多出來的一百多戶奴仆,就是那邊過來探親時留下不肯回去的。

這就是藍田李氏的厲害之處了,人家幾代人花了功夫在藍田又打下了這片空,倘若哪一過得不舒坦了,或者有什麼別的不得已的苦衷……

人家直接帶了奴仆家人,就能回去隴西老家,等到換個安全的地方,搖身一變,直接就是一個高門望族,且還是九房族人聚會一塊兒的,誰敢把人家當外地人欺負?”

盧繼善聽得倒抽一口涼氣;

“阿耶,他們藍田李氏想的可真是長遠,居然弄了兩個老窩。”

“所以老夫才叫你在長安附近,多買田地弄成莊子,再把老家的奴仆弄來一些,你以為是無的放矢?”

盧繼善陪著笑臉;

“阿耶息怒,兒今日方知這一切都是阿耶早就布置好的,先前兒還覺得,咱們的老家在範陽,應該好生經營老家才對,他日兒歲數大了也是要回去老家的,所以對莊子的事也沒怎麼在意。”

老司徒拿著筆蘸滿了墨汁,又開始寫字了,刷刷幾筆一氣嗬成,放下了筆杆子,看著兒子語重心長的道;

“你不要去想什麼做官的秘法,先把人做好,理清了弄順了,老夫再教你做官的事情。”

盧繼善聽了這話,微微歎了口氣,心想著阿耶還是覺得自己不夠成熟,不肯將做官的秘法傳授自己,看來也隻能跟著阿耶先學習做饒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