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愁人
皇城東南角。
李世民一頭大汗的收割著穀子,一百幾十個文武重臣整整齊齊的跟在皇帝身後向前推進。
李世民非常開心,自從學習了那孽障的布棚耕種之法,李世民當機立斷命令整個北方的農人學習,效仿,又叫那孽障拿出培育高產種子的秘法以後,李世民就全力以赴其中……
秋收之前的半個月蝗災如期而至,果然逃不脫天下熟農的預料。
李世民幾個月以來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天下的百姓身上,說句心裏話其實是關心百姓能否吃飽的問題,因為百姓隻要吃飽肚子就不會鬧事兒,肚子都吃不飽那可是天下大亂的局麵了!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馬虎的人並不多,當然了這取決於李世民的鐵碗手段,和血腥懲罰!
李世民表麵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實皇帝把三千鐵甲全部派往了整個北方,時刻注意著天下各地的義倉之事,結果還真是有不怕死的,其中有二十九個不同品級的官員貪墨義倉和收購糧食的銀錢絹帛。
幾十個貪官汙吏銀錢都沒暖熱,就被李世民冷著臉下令滿門抄斬,然後火速派了新的官員下去負責,幾個月的時間裏,一千多顆男女老少的人頭在不同地方落到地下,如此鐵血的手段威懾了整個天下的官員,至此~所有官員再次肯定了這個連親手足兄弟子女都要殺光的狠人絕對不是鬧著玩的!
一千多顆人頭落地之後,各地官員都開始真心實意的辦差,再也沒有膽子敢亂來,李世民又建議整個隴西李氏所有家族都把庫房裏存放的陳年舊布拿出來,變換銀錢使用,
緊接著各地大戶都開始積極響應,不響應的零散門戶,和不配合的比如賣正常價的那些,都被正大光明的收進了牢房伺候……
因此北方各地基本都使用了布棚耕種,和使用高產培育的種子,今年的蝗災也安穩度過。
蝗災安然度過之後,秦王府的舊臣不論文武都開始歌頌皇帝陛下的功德無量,連天地都要照顧等等,聽得李世民嘴角上一直掛著開心和舒坦!
直到最近各地的糧食都開始先後成熟,收獲的數目果然和李世民之前心裏大膽猜測的一模一樣,皇帝怎能不開心?
昨天經過有經驗的老農斷定,皇宮裏皇帝親自耕種的三個大棚可以收割了,李世民帶了一百多個文武大臣今日聚會一塊兒,祭拜了天地,就開始幹的熱火朝天!
每個人隻負責收割身子跟前那麼一點點的寬度,當然不會累死了,不到一個時辰君臣一百多人就從田地這頭收割到了那一頭。
李世民坐在宮人抬來的太師椅裏擦拭著汗珠子,笑著開口;
“也不知這十畝地能產出多少穀糧?可能跟那孽障莊子裏的收成比肩?”
皇帝陛下的話剛一落地旁邊的程大憨貨立馬來接口;
“啟稟陛下,臣覺得比不上,雖說臣沒有種過地,但是臣剛才聽那伺候莊稼的兩個老熟農說話得知,咱們這些地一畝也就能出兩石多的樣子,或許兩石半都有些勉強,那李大郎的土地可是沒有低於四石出頭的,這如何能比較?”
程咬金說了一半的時候,秦瓊就來插話;
“三弟休要多嘴,李大朗的莊子裏耕種的都是奴仆家生子,再者說他最是熟悉培育種子的事情,鐵定是精心培育的,提前做了許多準備,咱們這裏都是準備不足,又沒有耕種經驗,全是生手自然比不上了。”
李世民雖說聽程咬金的話心裏有些很不舒服,可畢竟兩石過半的收成也算是罕見至極了,因此也不和這憨貨計較,隻瞪了他一眼罷了!
程咬金這種人臉皮比城牆都厚,破口大罵他都不會當你要怎麼滴,更何況登了一眼?早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聳了聳肩幫表示自己沒說瞎話!
這邊的第一馬屁精長孫無忌趕緊出來搶著說話;
“陛下別聽他程大個子的胡言亂語,且聽臣一言再做計較!”
“準!”
“是陛下,啟稟陛下,咱們這收成隻要有兩石半就相當於天地照顧,風調雨順之時,還要加上熟農伺候才能勉強有這個數目的,缺一而不可,臣這是心裏話,也是天大的實話,人盡皆知!
陛下您想啊,咱們並沒有多照顧多伺候,隻是按照李大朗交代傳授的那些法子進行耕種的,咱們都能有這個收成,陛下您想象一下,天下的農人肯定比咱們要細致耐心許多的,豈不是要超過陛下您這些地的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