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之前計劃好了的行動,同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李世民寧可斬殺少部分貴族大戶,也要維護自己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形象!
以上種種策略導致的結果就是,三省六部基本都是窮的叮當直響,說難聽點跟流民叫花子也沒什麼區別了,這一切李世民比誰都清楚,所以他每次有錢之後都是恨不得立刻把銀錢絹帛散發下去給三省六部使用!
並不是說李世民沒見過錢!而是國家太窮了。
君臣之間說完了大事又都吃了幾杯之後,李世民一臉嚴肅的開口說話;
“朕計劃把剩下的那些銀錢分出一部分準備和百姓換草料,然後拿出餘下的來修造幾條主要的大路,第一個選擇就是長安通往突厥野蠻人的這條路,必須盡快打通,而且越快越好。
然後朕計劃聽取李大朗的建議,以長安城為中心,向四麵八方修路,先修出來八條大路,通向五湖四海,這八條大路一定要在在十年內完成,諸位愛卿有何看法,不妨直言不諱。”
李世民的話說完所有文武大臣都開始找自己關係厚實的一塊兒研究,李世民也知道這個事情拿出來就是個震驚天下的舉動,所以也不催促任何人,隻坐在那裏安靜的吃喝。
過了許久之後,杜如晦依然還是第一個出來說話的;
“陛下,作為兵部主事,臣恨不得把天下各州縣都修造一條寬闊的大路,這樣的話,不論哪裏有事,都能頃刻之間調動兵馬過去。
可是作為朝廷的宰相,臣又不得不考慮大局為重,秦朝時修造的官路千年不壞,為秦朝調動兵馬提供了莫大的便利,世人震驚!
於是!後世的曆代皇帝都有這個夢想,想把這種大路修造的可以通往四麵八方,陛下您能這樣考量當然是高瞻遠矚至極的。
不過……陛下也得考慮一下,秦朝可是動用了整個治下的百姓,才修成了那一條千年不壞的官道,有所成的背後不知累倒下多少民夫,又累死了多少服搖役的百姓?
陛下您想十年內修造出八條官路,這時間上頭……會不會太緊張了一些?畢竟修路可是最費錢的營生了!
所以臣建議陛下,先修一條通往西北邊塞的官路,隨時可以防備突厥之患就好,至於其他的七條,咱們慢慢的修造也不遲的,請陛下多加考量。”
杜如晦負責的兵部這次又得到了朝廷下發的一百萬貫銀錢,今日皇帝如此大方,杜如晦也不好意思把話說的太難聽,不過意思是絕對有了的。
你想修路?可以!咱們先修西北的那條,至於其他的,您老人家也別說什麼十年內修成的話了,秦朝一條路就舉傾國之力,你這八條路竟然想十年就弄好?這不是扯淡這是幹啥?
李世民看了一圈文武大臣,房玄齡被逼無奈站出來說了幾句;
“啟稟陛下,修路當然是造福後世子孫的大善舉,也對朝廷有利十分,奈何太費錢了,臣附議杜仆射的建議,咱們還是先修一條通往突厥那裏的路吧!其他的慢慢來,慢慢來就好。”
李世民再次看了全場的文武大臣一眼,平靜的問道;
“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麼要說的?”
“臣等附議。”
所有文武大臣都異口同聲的讚同,然後個個都閉緊嘴巴一個字也不說。
怎麼說話?你同意陛下的決定,鐵定是討陛下關心的,可是修路難道不要花錢嗎?總不會還能賺錢吧?那好!誰來拿錢?所以閉緊嘴巴才是上策。
“諸位愛卿所慮之事無非錢也,恰好這個修路的錢朕一點也不擔心的,所以咱們大可以同時開工八條官路。”
文武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都神情差異!
可拉倒吧你!就你剩下的那幾百萬銀錢,隻修一條都夠嗆,還想同時開工八條官道?這估計是吃酒吃迷糊了巴!
“諸位愛卿莫要煩惱,李大朗向朕提出個上等計謀,那就是新修造的官道要重新規劃行走路線,和現在的舊路相差數裏之遙,新舊兩條路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