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都在權衡利弊
整好李鈺想要個名頭,李世民就假裝上當,給了他打造鎧甲兵器的權利,又把他的族人放下去一衛的編製,總算費盡心機的把隴西李氏拉到了自己設計好的路線上……
李世民之所以同意大兒子去草原上折騰,看上的當然是隴西李氏上三房強大又恐怖的勢力了,可是如何叫不屬於自己的力量按部就班的行動起來,這是個很大的難題。
還好李鈺年輕氣盛,又喜歡折騰,還總想顯擺威風,一步一步的鑽進了李世民的算計之中,真的帶著那麼多人馬浩浩蕩蕩的殺去了草原……
隴西李氏的二房數百年來都是上三房的中心骨,二房族長出行大草原,危機重重之下,上三房必定要派出大軍保護的,
實際上李世民的玄甲鐵騎也早就偵查到了上三房的所有動靜,包括上三房的行軍配置,
在表麵上三族的兵力之後,還偷偷跟蹤的有幾萬族人,可以說隴西上三房這次行動,把大部分實力都拿出來了。
若是利用得當,隴西李氏就能把草原第二猛虎阿史那社爾死死的按在角落裏動彈不得!
這才是李世民最想看到的,李世民的棋盤上,大兒子也是個旗子,而且還是個最有用的車。
盡管李世民在心裏不承認自己謀算了親生大子,可是實際上他一直在這樣鋪墊,
包括誰也不知道的那些,去年有人私下裏傳言,草原上的黃羊不但好吃美味而且還抓不完,那些其實就是李世民安排的商人故意傳播的,這才勾引的李鈺一直想要去大草原上折騰一回。
李世民真正想要打的就是吉利,而不是阿史那社爾,可是和吉利撕破臉,其他地方也不敢馬虎,否則就要天下大亂,畢竟李世民能調動的兵真的不多。
其實李世民的算盤許多大能都猜測出來個八九不離十了,比如秦瓊一直都知道這些苗頭,也私下裏和侄子溝通過多次,所以在李鈺出行大草原上秦瓊從來沒有參加過半句。
軍方兩大巨頭李靖和李成績也是心知肚明,杜如晦和房玄齡兩人也把皇帝的心思看的透透的,隻是這幾個大能都不點破,更不會多言多語。
看著皇帝的表情和語氣很是有些擔心李大朗會打破局麵,還不停的來看自己,李靖知道該自己說話了;
“陛下也不用太過擔心的。”
“哦?愛卿怎麼看待那潑皮的行動?”
“李大朗也不是傻子,隻是吃虧在年歲不大上,至於他的智慧倒是無可挑剔,單看他出了定西之後的行動就知道什麼都在他的算計當中,
武威葫蘆口峽穀,他也用了和阿史那社爾差不多的計策,把鄒家姓裏墊底的拖油瓶拿去做誘餌,死了的那兩千族人可不就是無法處置的?”
“嗯,愛卿說的也是,兩下對比還確實就是這樣的。”
“再說他對陣阿史那社爾之後,並沒有貪功冒進,也沒有冒險,當夜隻派族人拉弓射箭,卻不上去真的廝殺,這一點看,李大朗知道草原人的深淺,並不是孟浪之輩。
吃掉對方一萬多人後又不前進半步,依舊原地安營紮寨,不論從哪個角度看,臣猜測,李大朗對阿史那社爾軍中的情況應該是知道些底子的,臣雖然不知道李大朗接下來要用什麼手段趕走前進路上的十幾萬大軍,但是臣敢斷言他絕不會死磕到底,更不會再和阿史那社爾的大軍針鋒相對。”
一時心急大兒子要壞事的李世民被手下能人提醒之後也安生了下來,仔細分析一下,確實如此,阿史那社爾足智多謀,可自己的大兒子同樣不是個省油的燈,想叫他吃虧可是很不容易的。
“嗯,愛卿說的有些道理,希望他不會亂來吧,咱們也該商量商量整體出兵的計劃了。”
李世績看著皇帝看向自己,隻好一邊組織要說的話,一邊仔細思考,生怕說錯一句惹的皇帝猜忌或者不高興,畢竟人家的心頭肉還在邊疆和賊人對陣,方方麵麵都要考量進去的。
“啟稟陛下,出兵是必須的,吉利如今看上去輝煌無比,其實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他想統一草原,鞏固自己可汗的地位和權力沒有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