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眼睛一瞪!“怎麼,你不願意?”
王強趕緊搖頭,“皇叔啊,學堂這東西是有地域限製的,就是哪裏人就在哪裏上學。不然費用太高,也不利於教育。那上學的都是孩子,年紀遠離父母。對學校不好!”
“為什麼對學校不好?”李隆基有些納悶。
王強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口誤,口誤!是對孩子的成長不好。孩子從要感受家庭溫暖。”
王強完心虛的看了李隆基一眼。生怕他看出自己是怕花錢養著這些沒用的人。
李隆基沉吟一會,“那你咋辦?”
“其實現在大唐的教育機構已經很完善了。縣學,州學。國子監。您隻要引導學子們不要隻是單純的學習經義就好了。”王強咽口吐沫。
李隆基有些不解,“學堂不學經義那學啥?”
王強遲疑一下。“皇叔,大唐最多的人口是什麼人?”
“當然是農戶!”李隆基毫不遲疑的回答。
“既然是農戶,他們便是國家的主體,可你用的這些官吏有多少農戶?朝廷大員基本都是士紳豪族,他們隻是極少一部分。極少一部分利益集團,替你管理絕大多數人口的國家。你覺得這樣好嗎?”
李隆基語結,他又何嚐不明白,這些王鞍把持朝政。不但欺壓百姓。而且時不時的為了利益而跟他掰手腕。他也鬱悶,但是又沒啥好辦法。
他看了一眼王強,“你那咋辦?”
王強看看左右無人。壓低聲音。“我朝太宗皇帝開始改革科舉製度,就是為了讓提拔平民子弟。他們的數量一旦多了。自然會跟士紳豪族發生衝突,畢竟每個階層代表每個階層的利益。”
李隆基點點頭,“這個沒錯的。可是幾代皇權更替,朝中格局變化並不大啊!”
王強苦笑一下,“那是因為舉薦製度。你想,有舉薦資格的都是士紳大族。他們怎麼可能去舉薦那些沒有任何關係的平民學子。即便有幾個,那也肯定是投靠他們,或者幹脆就是自己親族!這樣下去,朝廷建那麼多學校還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你是取消舉薦?”李隆基目光閃動。
王強點點頭,“最起碼,目前應該是這樣!還有啊。學堂設立那麼多科目,但真正受重視的不過是明經,進士兩科。試問,下人若是都學這兩科,於國家真的有益嗎?”
王強頓了頓,接著道:“一幫農戶,坐在田埂上談治國之道,商人,談朝廷大義。這就是舍本逐末了!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做好自己的事。社會才會進步!”
李隆基眉頭微皺,似乎再糾結什麼。
王強接著道:“一個國家的富足,就是糧食的豐產,工具的不斷改進,革新。而不是一幫學子官員的誇誇其談!所以,學堂這個東西。最本質的意義是教所有人技能,而不是讓人人都去當官!”
李隆基恍然大悟!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啊!可是王強這些話,實在顛覆了他從生下來就被灌輸的理念。他的消化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