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眼睛一瞪,“為什麼不能強迫?你以為父母官都是靠哄啊?啥叫父母官,不聽話的就得打屁股!”
李白眼睛瞪得圓圓的,“真的可以嗎?”
王強咳嗽一聲,“不讓孩子讀書的,可以不分給土地。不讓去作坊做工。還可以咋樣你自己琢磨!”
皮羅閣眼睛一亮,“公爺高!有些家夥不打就是不行!”
李白站起來抬腿就朝外麵走!
王強喊道:“你幹啥去?屁股都沒坐穩。”
李白頭也不回,“我去打人,太不像話了。是可忍,叔叔不可忍!”
南詔的一切都在緊張而有條理的進行著。原本做難做的讓偏遠的山民出山和孩子的教育問題,卻讓李白和皮羅閣做完了。縣官們省了大事。
一所所寄宿製學堂迅速在各個縣城建立起來。孩子們不但可以讀書,還管吃住。從六歲到十四歲的孩子都可以入學。
本來這是一項比較燒錢的事情。不過對於現在的南詔來。那就是毛毛雨啦!
王大強的賑災工作愈發的艱難了。因為百姓們都開始慢慢的搬出深山,來到集聚地。
聚集地管理的非常到位,基本不會存在吃不飽飯的問題。當然,也不會是每免費施粥,官吏們會給你介紹工作,分給土地。保證你的生活無憂。
百姓們驚喜而又惶惑的看著這一切變化。心裏還是忐忑的,有時候怕一睜眼,這一切都沒有了!
所以他們隻能拚命的幹活,準備多積攢一些糧食和錢財。來抵禦心裏的不安全福
如今甘蔗和橡膠已經成了農戶的一項非常穩定的收入。而這些都是幾個月都能再生的產品。有的農民甚至把別的作物都砍了來種甘蔗,被縣令門製止了。要在保證糧食的基礎上才能種這些。
礦山就更別了。源源不斷的生鐵和水泥每成百噸的從南詔運往各地。王夢遠每數錢數到手軟!
可是王大強有些沮喪,他突然發現自己沒事做了!不過老頭韌性比較強,在數次尋找貧困山民無果後。終於找到了一個自己能做的事情!
那他帶著老婆們來到一個南詔城附近的聚集地。村子建設的比較規範,因為水泥的出現。南詔又有的是石頭,現在南詔的住房已經由原來的竹樓,木樓變成了水泥石頭房子。
隻是條件好的村民會自己蓋大房子。裝修的豪華一些,而條件差的都是住的村裏提供的統一住宅。
王大強突然發現一個老嫗坐在一間屋子門口。手裏捧著一碗黑乎乎的東西再吃著。
王大強上前看了一眼,“老姐姐,你這是再吃啥?”
老嫗看他一眼,張開沒有牙的嘴巴嘟囔一句。“你沒看見我在吃飯嗎?”
王大強對老嫗的態度不以為意,繼續問,“我就是問你吃的啥飯?”
老嫗看著一臉善良之色的王大強,放下碗。“家裏人都沒了,我行動又不便。隻好把米和菜隨便煮煮然後就吃了。”
完,老嫗昏花的眼裏有淚流出來。“現在是有了王爺,日子都好過了。放在以前我這樣的早就餓死了!”
王大強心裏的自豪感馬上升了起來。盡管他每都聽到無數這樣的話!但是他還是為兒子驕傲!
“老姐姐,我會讓你吃上好飯的!”王大強了一句!然後帶著老婆們就往回走。
從那起,王大強便走遍了南詔的十六個縣城。找縣令們把各地的孤寡老人們都統計了一下。然後自己出錢在每個縣的學堂邊上都蓋了院子。取名敬老院!
據這名字還是王爺取的!然後隻要是沒兒沒女的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全部被集中到裏麵。有專人照顧。
這個舉動,讓王菩薩的大名又一次傳遍了南詔的大街巷!後來,學堂們把照顧老人也當成了一種教育活動。
每放學後,學子們都會抽出時間去陪伴和照顧老人。讓那些曾經孤苦無助的老人家享受了家庭的溫暖。
而南詔城內,又開始迎來了一些新的居民。因為本地大量貨物的出現,一些商人開始在這裏聚集。
最初隻是吐蕃,大食,竺的一些大商人。後來發展到大唐境內的商人。然後還有一些南邊的國家。如驃國,真臘。陸真臘。
他們開始在南詔城裏買房子。有的幹脆買地自己建房子。畢竟每個國家的建築風格不同,都喜歡自己住習慣聊東西。
南詔城本身就有特意預留下來的土地。王強幹脆就賣給他們,在遵守南詔城規定的基礎上。讓他們隨便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