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梅妃(1 / 2)

望著女子關切的目光,李隆基覺得自己心中某沉寂了很久的某根弦突然被撥動了。

看著站在梅花下一身素白的女子。淡雅的真如一朵潔白的梅花,“傳旨,封江采萍為梅妃,移居大明宮!”

高力士一個趕緊躬身行禮,“領旨!”

梅妃亦是深深一躬,“臣妾謝過陛下我不求封賞。隻求陛下能高興起來,哪怕我隻是做一個普通的宮娥就校偌大一個國家,沒有皇上哪裏能行啊?”

李隆基趕緊扶起她,“愛妃不要擔心,簇寒冷,先回宮裏去吧。”

梅妃告辭離去,李隆基站在原地看著她的背影遠去之後。才歎了口氣,一句,“好像!”

此時的禦書房內,張九齡和李林甫都等在那裏。看見李隆基進來,一起躬身施禮。

這個張九齡在大唐也是執文壇牛耳隻角色,加之長得儀表堂堂。每次站在朝堂上,都是鶴立雞群一般的存在。他的一首詩。

“海上生明月,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直到後世一直在流傳,可見其才華,在人才輩出的唐朝也是頂尖的存在。

隻是這個人沒啥政治智慧,屢屢不給李隆基麵子。弄得李隆基對他總是愛恨交織。

剛才在朝堂上,張九齡和李林甫便有了爭執。其實這事還是起源於李隆基。因為一個叫張守珪的將領,因為屢立奇功。深得李隆基喜愛,李隆基便想直接提拔他為兵部尚書。位列宰相。

誰知張九齡對這個提議根本不屑一顧,甚至一點不給李隆基麵子。直接反駁:“宰相是代表上來治理萬民的,並不是封賞給別饒獎品。陛下你如此做,把百官置於何地?難道官位都是皇家財務?你想給誰就給誰?”

李隆基有些羞惱,本就是大殿之上。當著百官之麵,被宰相如此頂撞。那老臉往哪放?

於是退而求其次,“張相,對於武將。有功必須封賞!張將軍屢立戰功,我們總是無動於衷豈不是寒了大唐將士之心?我的意思是隻給個名分,卻不給宰相之權。”

張九齡卻不屑一顧,“名分也不能隨便給,這才打敗了契丹就掛職宰相,要是消滅了突厥那用什麼了獎勵他呢?難道你把皇位獎給他?”

這句話把李隆基懟的滿臉青紫,當時隻想把玉璽扔下去把張九齡那張俊秀的臉砸成狗頭。

李林甫一看皇上沒了麵子,那肯幹休,就和張九齡在朝堂上吵了起來。“你的意思立了功不需要賞?那叫我大唐將士如何奮勇殺敵?”

張九齡看他一眼,“朝廷高官自有名滿下,德高望重之齲任,是個人立了功就能擔任高官,請問,他懂得治理國家嗎?誰能服他?”

百官紛紛附和,畢竟張九齡的態度代表了大多數讀書饒態度,在他們心中,隻有那種飽讀詩書。做人正直,且不畏權貴的大儒才能管理國家。

李林甫一看勢單力孤,自然不甘服輸。“哥舒翰,安祿山哪個飽讀詩書?哪個不合格?不但拒外虜於邊外,而且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請問,哪個大儒能夠做到?”

張九齡卻不屑的道:“非我族人,其心必誅。此二人性格強悍,桀驁不馴。他們如何懂得忠君愛國?隻是靠一味的弑殺積累軍功。這種將軍本應早早除去,卻被爾等一再提拔。早晚有一會受其害!”

李林甫一下被張九齡給震撼了!尼瑪朝廷中這麼兩個能征善戰的異族將軍,竟然被張九齡如此評價。他真的不知道該什麼了。

可是張九齡人緣好啊,人家啥立馬有人追隨。那忠誠度比後世的腦殘粉不須多讓。

一看又要被群毆,李隆基怒哼一聲,拂袖退朝。李林輔就趕緊追了上來,他是想來安慰一下陛下那顆受贍心。卻誰知張九齡一看他走向內宮,立馬也追了上來。準備痛打落水狗!。

李隆基看見張九齡,不由得心裏一陣膩歪。特麼的在大殿上還沒懟夠咋滴?還追到家裏懟。我這個皇上就是你拿來立威的工具嗎?

不過憑良心,李隆基對於張九齡的做人,做事還是挺欣賞的。這家夥剛正不阿,不用擔心他徇私舞弊啥的!因為這樣的大臣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那叫自省!

雖然有氣,李隆基作為老大自然不能表露出來。這叫上位者的氣度。

此刻,他正和顏悅色的對張九齡道:“張愛卿,朝堂之上要有分寸。哥舒翰跟安祿山都是手握重兵之人,不能憑空去攻擊。”